唐卡也叫唐噶、唐喀,是藏语的音译,指的是一种悬挂供奉的卷轴画,所画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在2006年被国务院文化部批准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到西藏旅游,您有没有想过带一幅唐卡回去?唐卡,可以看作是藏传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唐卡二字是藏语的音译,也可以译为“唐喀”或“唐噶”,其中“唐”可以理解为广阔无边的空间,而“卡”指的是填补画布上的空白,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在一幅唐卡中看到几百甚至上千尊佛像。
唐卡最神奇之处,它们的颜料都是纯天然的,一幅好的唐卡一般由30多种颜色绘成,有的多达50种,其中白、黄、红、蓝、绿是最常见的五种基本色,在专业的唐卡画师那里,它们被称作白、石黄、大红、藏青和石绿。它是永不褪变的色彩,就像画师与唐卡中的神佛永恒的约定一样。
那么,唐卡的“唐”和唐朝有没有关系,严格意义上说是没有关系,但如果从时序和材料上看,似乎又有一些关系,那就是它形成的时间正好是大唐时期,汉地的卷轴画形式和文成公主带去的纺织技术等影响了藏传佛教绘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