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dley JD, Paulus R, Komaki R, et al. Standard-dose versus high-dose conformal radiotherapy with concurrent and consolidation carboplatin plus paclitaxel with or without cetuximab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IIIA or IIIB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 a randomised, two-by-two factorial phase 3 study. Lancet Oncol. 2015;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团队在《cancer discovery》杂志发表题为“Longitudinal Undetectable 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 Defines Potentially Cured Population in Localiz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纵向不可检测的分子残留病灶,明确了局限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治愈人群》”的研究。
在全球肺癌新发病例中,超过40%是中国患者。2022年中国的肺癌新发病例数达到106.06万,如何让肺癌走向“治愈”和慢病化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7月7日,在“早安,中国”肺癌防治专项行动启动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谈及如何让肺癌走向“治愈”时提出,“早”是关键。
近期,美国癌症协会官方杂志《Cancer》出版CancerScope特色专栏,对国际上各个领域有学术影响力的学者做First Person profiles的介绍,在2023年4月刊上,该专栏从学术起步、研究历程和贡献三方面介绍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的个人学术成就。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不少的患者来说已成为一种慢性病,与肿瘤共存不再遥不可及,而最近我更喜欢用‘治愈’这个词来形容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达到的新高度,晚期患者在靶向、免疫治疗的帮助下不断刷新着生存记录,现在一部分基因突变的早期患者在术后也能用上靶向药,一些没有基因驱动的早期肺癌术前后也可使用免疫治疗,我们向治愈肺癌又前进了一大步。
北京时间1月15日上午7时许,由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牵头设计设计开展的GEMSTONE-301研究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正式发表,该研究成果称得上是“一锤定音”,证实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化疗后,以PD-L1作为巩固治疗,具有优越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张蓝溪、靳婷得了肺癌,究竟能活多久?肺癌术后,还能做、还要做什么?如今,有条件进行手术的EGFR突变阳性肺癌患者迎来了答案——术后使用第三代药物3年,5年生存率达88%!
“我们的目的就是一句话:让更多早期肺癌得到治愈,让更多晚期肺癌变成慢性病。”当所带领的团队研究成果第五次登上医学顶刊《新英格兰》,项目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著名肿瘤学家吴一龙教授这样总结。北京时间4月11日早晨,国际医学顶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F=158.
6月20日,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团队的“开拓者”研究结果正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肿瘤细胞》上。研究显示,传统观念认为“不可手术”的一部分肺癌患者,在接受诱导治疗后被转化为“可手术”状态,生存获益明显,而且可能达到根治。
对于目前被认为不可手术的Ⅲ期肺癌患者,有没有方法把它转变成可手术?而且新治疗模式能令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这个开创性想法,日前被吴一龙教授领衔的广东专家团队证实可行。6月2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ancer Cell》(影响因子50.
生活中从不吸烟或只轻微吸烟,却年纪轻轻就得了肺癌,这是ALK阳性肺癌患者的典型特征,每年有接近9万新发ALK阳性肺癌患者。ALK阳性肺癌具有较高侵袭性,容易出现淋巴结和脑转移,不少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