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测试了三种类型的茶包。主要由聚丙烯制成的颗粒每毫升释放约 12 亿个颗粒,平均尺寸为 136.7 纳米。研究人员还测试了 MNPL 颗粒如何与人类肠道细胞相互作用,发现在产生粘液的细胞中,吸收水平足以让塑料到达细胞核——就评估现在漂浮在我们体内的塑料对健康的影响而言,这是一个有用的发现。
近年来,水中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进入人体后是否会对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关注。近日,由广州医科大学和暨南大学研究团队发表的论文显示,将掺入微塑料颗粒的硬自来水煮沸后过滤,就能清除约90%的微塑料。论文发布后引发了不少网友热议。
“清洁海绵”被不少家庭使用,洗碗、擦灶台、洗小白鞋……因为清洁力强,被人们称为“神奇的橡皮擦”。不过,在与物体摩擦的过程中,清洁海绵也会有损耗,在不断释放“微塑料”。1克清洁海绵释放650万个微塑料清洁海绵主要成分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又称密胺树脂,是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聚合物。
封面新闻记者 周卓玥前段时间#外卖中的微塑料两小时可进入大脑#的话题冲上热搜,4月7日,浙大学者#研究发现微塑料会严重损害造血系统#,微塑料的相关话题也逐渐引发网友热议。微塑料,被定义为长度小于5毫米的微小塑料碎片,来自各种塑料制品的分解,如塑料袋、外卖盒、塑料瓶、包装材料等。
近日,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hemospher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显示,在使用茶包泡茶时,茶包会释放数亿颗微/纳米塑料,并且这些微塑料颗粒能被人体肠道细胞吸收,从而能够进入血液并扩散到全身。
【中国绿发会讯】随着塑料制品不断应用于生活的各领域,微塑料似乎无处不在,其迁移的行为更是“目中无人”。有研究表明,环境中80%以上的微塑料来自纺织品、轮胎和城市粉尘。微塑料来源有两种——“初级微塑料”与“次级微塑料”。
塑料制品质地轻便、清洗方便、价格适宜几乎出现在生活的每个场景但也是它正在危害我们的身体从肠胃到心脏无处不在Microplastics人体内发现微塑料也许很多人认为:微塑料属于异物,即便吃进身体也应该会从粪便中排出呀!
海南日报记者 侯赛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钱鹏旭、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黄河等人在“Cell Discovery”期刊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显示,在小鼠模型中,微塑料会对造血系统造成严重损害,抑制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重建能力。什么是微塑料?微塑料对人体又有何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