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字,最早出现于《山海经》中的《海内经·卷十》:“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日闽中山在海中”,汉代《说文解字》写到:“闽,东南越,蛇种”,大致意思就是闽人是以蛇作为图腾的族群,古人也将蛇称为“长虫”,故古文解释为:“闽为山地,多出蛇虫之类,故门下增虫字,以示其特性”。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有力凝聚了民族精神,得到全世界中华儿女高度认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
福建是祖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福建简称“闽”,周代称“七闽”地,意思是这地方有七个闽族部落,战国末期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建立闽越国,泰宁生活着闽越族人,秦废为闽中郡,西汉初复立闽越国,东汉末年吴主孙权于208年设建安郡,初辖吴兴、建安、建平、南平、东冶、昭武、将乐七县,是福建最早的七个古县,这七个古县有六个都在闽北,可见闽北是最早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