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西安开幕,陕西省省长赵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加快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夜间经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扩大特色农产品电商消费,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品质,释放文旅消费潜能。
9月12日,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四。报告指出,陕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7.99亿元,1978年增加到36.27亿元,是1949年的4.5倍。
原标题: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一陕西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9月5日,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一。报告指出,陕西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经济总量接连跨越。
时至年尾,回望2023年,陕西经济运行虽经历波谷时段,但从未停止向前奔跑。这一年,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五新”果园不断提升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轩辕科技创新中心累计引进各类高级人才32人、对接入驻创新企业136家,黄陵矿业集团店头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扩建项目加速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里特色农产品形成优势品牌,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发挥资源、产业、文化等比较优势的陕西黄陵
9月13日,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五。报告指出,陕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建成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跨越。1949年至1965年,陕西工业以年均15.7%的增速迅速发展。
9月6日,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二。报告指出,陕西区域发展各具特色,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协同发展作用显现。分三大区域来看,关中、陕北、陕南经济总量分别从1952年的8.
9月30日,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十三。报告指出,陕西非公经济规模逐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发展速度加快、市场领域不断拓宽,对稳定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月2日,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十五。报告指出,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引领带动作用凸显,成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生力军。2023年,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507.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发展的初心根植于三秦大地,把追赶超越的使命躬身于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各项事业发生本质性变化、取得标志性成果、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 李卓然)“报告前后用了19个‘稳’,体现在稳增长的工作要求上,勾勒出今年政府工作稳字当头的鲜明特点。”陕西省人大代表、铜川市市长郝光耀说。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西安召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发展“四个经济”的部署要求,去年,省政协组织调研组先后赴西安、宝鸡、安康等市区和江苏、福建等省份开展调研,深入了解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广泛听取意见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六大行动”、促进我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