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前,浙江昆剧团创排昆剧《十五贯》,获得周总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美誉。记者从西安演艺集团·青年团了解到,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排练,由西演·青年团排演的传承示范版秦腔《十五贯》今天将亮相舞台,让“老经典”焕发“新活力”。
15日晚,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2022年“荟萃蓉城”精品剧目惠民展演暨第五届天府戏剧季在成都新声剧场拉开帷幕,浙江京昆艺术中心经典剧目《十五贯》作为特邀剧目圆满完成演出,该剧以其丰厚的传统戏曲魅力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上到八十岁的老人,少到三岁的小孩童,唱起秦腔那是有声有色,催人泪下。说起须生一角的名家,首属宝鸡市岐山县的丁良生先生,岐山县不单单臊子面出名,唱秦腔的后生个个可畏,秦腔文化在岐山县相当的浓厚,若不信,你就来蔡家坡。
【宝鸡当代最具影响力文化人物】秦腔名家丁良生:用心演老百姓爱看的好戏原创 王星 宝鸡日报 2019-05-08艺术成就 丁良生,陕西岐山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原艺术指导,现任陕西省秦腔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秦腔协会副主席。
阳光讯(记者 芮扬 通讯员 王伯维)“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听秦腔、吼秦腔,是秦人自古以来的文化血脉。作为西演SPACE旗下经典秦腔传统戏品牌,“国韵秦风”至今已举办至第四届,逐渐成为戏迷朋友们翘首以盼的秦腔盛会。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一个深秋,公社大院晚上要放映秦腔《三滴血》,放学不久,我听到此消息,在乡亲们的吆喝下,天刚麻麻黑便与村上的男女老幼,结伙翻越三公里的深沟,跑到公社的大院,等待着电影秦腔戏《三滴血》的放映。
“过大年,看大戏”,这是老陕人迎接新年的老传统。从在传承中推动新戏亮相舞台,到让惠民演出丰盈百姓的“文艺篮子”,再到带着“西安秦声”走向外埠……进入新的一年,本土文艺院团连日来用秦声戏韵迎新春,浓烈畅快,唱响新一年的火热劲头。
五一假期,西演SAPCE旗下易俗大剧院、西安广电大剧院、大华1935剧场、曲江创意谷展演中心、福星现场、宝鸡大剧院、宝鸡音乐厅等7大剧场36场精彩演出轮番上演,秦腔、儿童剧、音乐会、演唱会、脱口秀……多种形式、不同种类,满足市民游客的多样需求,这个五一假期即使不出门,也同样过得精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蒲剧《火凤凰》、山东梆子《豹头山》……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折子戏专场“青年戏曲人才展演”好戏不断,5月3日晚,6个风采各异的折子戏将在河北省杂技团天缘剧场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