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如果说事件中的主角张有昌是无辜的,那么在这次事故中多达141人的间接受害者,就更加的冤枉了!张有昌和哥哥张有双、父亲张明亮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相继死亡,那颗可怕的元凶——钴60,一直装在张有昌的上衣口袋里!
——接前文钴—60是一种强辐射放射性元素,具有很强的辐射性,距离30米之内就能致人重伤或死亡。但凡事皆有利有弊,人们发现它制造它,自然是有所利用的。钴—60虽然非常危险,但它在医疗、工业探查和农业育种灭菌方面有重要价值。
——接前文1992年11月,山西忻州环境监测站扩建,附近村子里的农民工张有昌前来干活,在挖地基时,从井下倒出来的土中捡到了一个亮晶晶的小金属圆柱块,就像一个日光灯的启辉器,张有昌觉得好玩,就随手装进上衣的口袋里。
1992年11月19日,山西忻州的泥瓦匠张有昌和工友一起去干活,走到半路,张有昌忽然瞥见脚底下有个亮闪闪的小玩意,好奇的张有昌捡起来,发现是个小小的金属棒,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做工倒是蛮精致,张有昌就随手把这个金属棒放在了口袋里。
1992年的11月,山西的一个工人工作中捡到一根小巧的金属棒,他看见外形流畅,顺手就装到兜里带了回去,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很快,就有一种不明疾病蔓延全身,半个月不到,他就一命呜呼,家里的男人也都因此去世,周围人恐慌不已,甚至惊动了中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见到了一个发亮的“圆柱”可能会产生好奇心捡起来研究一番,但是如果是在山西忻州,那绝对会勾起一段难平恐惧的陈年记忆,因为1992年在这里,发生了一起震惊国际的放射源伤人事故,这件事故直接导致141人受到伤害,其中3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被夺走了生命,而最先将那个发亮的“圆柱”带出工地的张有昌在极度痛苦中仅坚持14了天,他到底将什么带出了工地?
1993年9月份,山西省太原市的垃圾处理中心,一群人戴着口罩和手套在翻找,像是在搜罗什么东西。即使是戴着口罩,垃圾散发的恶臭味道也若隐若现,他们一边皱着眉头,但是手里仍没有停止动作。“找到了吗?”“没有,东西太小了,不好找啊。”“大海捞针,咱们小心一点,毕竟它害死了那么多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山西,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职和疏忽,致使141人在钴辐射中受到严重伤害,多人在核辐射中死亡,上百人留下了终身后遗症,6名国家工作人员被抓,4人被宣判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