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问题一直备受市民关注,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宣读新一份《施政报告》,直言轮候公屋时间已成功封顶,由高峰约6年,回落至5.3年,他表示政府将优化公营房屋系统建设,包括延长二手市场最长30年按揭贷款保证期至50年,又成立解决劏房问题工作组,给予工作组10个月时间作深入调研,为劏房居住环境设定最低标准,例如楼宇安全、消防及卫生要求、居住面积。
据大湾区之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0月25日表示,特区政府会优化公营房屋系统建设。其中,香港房屋委员会将放宽资助出售单位按揭贷款保证的安排,包括延长二手市场最长30年按揭贷款保证期至50年,让买家可获得年期更长的按揭贷款,有助单位流转。
根据香港金管局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香港整体住宅楼价较2021年高位累计下跌13%。此外,香港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2023年9月香港楼宇买卖合约共3893份,环比、同比分别下跌16.5%、19.5%,这也是今年首次出现香港楼宇买卖合约低于4000宗的情况。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生活都随着时代在进步,生活条件好了,人民物质生活丰富了,拿最简单的房子来说,古代人住平房、木屋、近代人住砖房,直到现在高楼大厦,并且这还不算完,因为第四代住房已经初步成型,而将来会不会有第五代第六代住房谁都说不好。
20年前,许多人住在7层以下的低层住宅里,但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房产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建筑类型,18层的高层、32层的高层、甚至48层的超高层住宅都存在,高层住宅对于购房者来说是很普遍的,买房人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香港是亚洲最早进入现代化的大都市之一,正由于其发展起步早,如今香港城中林立着大量楼龄超过50年的旧楼,因年代太过久远,这些旧楼内的居住环境往往比较差,致使不少旧楼人去楼空,占用了土地面积,却没能产生住宅供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迟悦 香港报道1月6日,香港东铁线大埔墟站内,一家房产中介的玻璃门上贴满了在售房屋的价格信息,其中,部分价格已被记号笔涂改更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曾经售价为578万港币的房产,如今已更改为538万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