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有“中国版Space X”之称的国内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宣布,11月,公司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朱雀二号”主要部组件齐套,在嘉兴开始总装工作,这标志着朱雀二号火箭第一批次产品开始进入量产阶段。
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One Space)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6月的民营航天企业,据“零壹空间”官网的介绍,该公司正在研制一款低成本的小型运载火箭,计划于2018年发射。图:“零壹空间”正在研制的小型运载火箭该小型运载火箭高22米,直径2.
近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悲喜交加,虽然在11月18日的星舰发射以失败告终,但SpaceX传出将以每股97美元的价格出售内部股票,估值接近1800亿美元。虽未上市,但公司估值已经让其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之一。SpaceX做对了什么?
中国的“SpaceX”在哪里?总部位于苏州的江苏天兵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兵科技”),正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今天(7月6日),天兵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由博裕投资领投,老股东中金资本、优山资本跟投。
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向前迈了一大步。这一年,中国民营火箭共发射13次,成功12次,占中国总发射任务20%左右,而2022年和2021年,民营火箭的发射次数还分别只有5次和3次,成功次数分别仅有3次和1次。2024年伊始,中国商业航天更是延续了去年高歌猛进的势头。
试想在海边,打开手机推送,看着上面实时播报的当地紫外线强度、海温高低、海岸风浪等级等信息,来决定今天要不要做日光浴。这样的场景已不是幻想。不远的未来,婺源哪里开着油菜花,香山哪一棵树的叶子红了,诸如此类的信息都能通过手机端直连卫星的App来获得。
12月10日,双曲线二号火箭在酒泉发射升空。这是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火箭,国内首次复用飞行。“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燃料”如今是各家商业航天公司竞逐的赛道,国外有SpaceX的星舰试飞,国内也有多家公司进行探索。商业航天的“大航海时代”,已然来临。
【环球时报记者 樊巍 环球时报赴酒泉特派记者 王晓娇】7月12日,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上周末,SpaceX的超重型火箭星舰第二次发射,在火箭首次进入太空后爆炸,尽管发射失败,但航天界为之欢呼,认为人类向更远的星辰大海又近了一步。SpaceX的两次发射任务的失败及取得的进展也给了中国商业航天公司提供更多的“冷思考”。
中国有句俗话:事可以做绝,话不能说死。美国的SpaceX公司恰好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刚批评完别人,自己就出了同样的事故,被狠狠地打了一次脸!就在不久前,我国用长征6号甲火箭发射了18颗“千帆星座”极轨01组卫星,被称为“中国版星链”。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曲忠芳采写编者按/ 近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以下简称“SpaceX”)CEO埃隆·马斯克在自家社交媒体X上宣布,将在2年后——下一个探测火星的窗口期,发射前往火星的不载人星舰,以测试完整登陆火星的可靠性。如果着陆顺利,将在4年内进行星舰的首次载人火星任务。
2月2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成为九天微星这家创业公司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九天微星是中国早期在航天领域创业的公司之一。同样在航天领域奋斗的火箭创业公司,也迎来了他们的关键时刻。同在这个领域的火箭制造者们,也正在往中国版SpaceX的第一次发射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