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前的今天(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震惊世界。当时为了保密需要,为这颗原子弹制定了一整套密语:管原子弹叫“邱小姐”,装配叫“穿衣”,插雷管叫“梳辫子”,原子弹送到塔顶叫“住上房”。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谢小婉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新疆罗布泊,随着一声惊雷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自1955年中国提出建立和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以来,全国发动多个产业行业支援,动员数十万人投身参与,其中不乏广东人的身影。
近日,位于广东韶关翁源县坝仔镇半溪村下庄村的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正式揭牌。翁源下庄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67.3%的核燃料,三年的时间里共上交铀化学浓缩物70多吨,并为成功爆炸赢得了宝贵时间,为我国国防建设和核工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时强调说:“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