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标志着冬天的开始。在这一天,人们会祭奠先祖,烧送寒衣,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然而,老人常说“寒衣忌三样,犯忌家不旺”,那么这“三样”是什么呢?大多数人都会犯的忌讳又是什么呢?
在徽州,不仅通过对民间傩坛祭仪的系统整理,形成了署名为博学之士程敏政编纂的《祈神奏格》那样集大成的“徽礼”文献,而且还参照通行全国的“文公家礼”、《万宝全书》等,编制出适合徽州当地社会生活的各类民间日用类书。
#秋日生活打卡季#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比如重阳节、端午节、龙抬头等等,其中离我们较近的就是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在民间,人们把寒衣节、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寒衣节又称“祭祖节”、“十月朝”、“秋祭”等,这天人们会祭扫烧献,为仙逝的亲人送去过冬的寒衣。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到十月初一了,十月初一是孟冬时节的开始,这天是进入寒冬的第一天。由于我国是一个注重孝道的国家,古人认为人去世后会通往另外的世界,还存在感知需求,因此人们在给亲友送寒衣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为祖先也一并送寒衣,这就有了“寒衣节”。
十月初一是壬寅虎年庚戌月辛亥日,刚好就是穷日,这个穷日就是穷尽之日,也是代表着新的开始,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农历的十月一日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这一天人们相当的重视,不仅有授衣、祭祀、开炉的习俗,而且老传统还要吃4样,寓意的新的开始,也是为家人祈福,希望能够平平安安,添财添福。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有些地方将其叫作“十月朝”,还有些地方叫“祭祖节”,或者“冥阴节”、“秋祭”、“十月一”。在民间,有为逝去的亲友“送寒衣”的习俗。除了这些,人们在这一天还会吃上一些传统的食物。
寒衣节,每年冬天的第一天,尽管因年代和地域等所限,其风俗略有不同,但“送寒衣”的民俗是大同小异的。寒冬将至,生者御寒加衣,想到亡者,便买来五色彩纸,剪成寒衣形状,在十月一的晚上,去亡者的坟前,烧给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