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家人在本市一家餐饮店用餐时,店家提供了一次性碗筷碟盘等餐饮具。拆开后发现,不仅表面没有洗干净,杯子内壁更是看到了明显的遗留物。店家答复说是委托第三方进行清洗消毒,和他们没有关系,帮我们另外换一套用具作罢。
3个月前,来沪务工的林女士(化名)不慎吞下了一次性塑料碗的碎片,在感觉喉咙不适后她立刻前往某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当时喉镜检查未见异常。但林女士回家后仍持续感到咽部疼痛。她抱着侥幸心理,希望随着时间推移,症状会自行缓解。然而,这一等就是三个月。
较柔软,透明或半透明,使用温度一般是-6摄氏度至+120摄氏度,经过改性的聚丙烯餐具使用温度可达-18摄氏度至+110摄氏度,所以既可用于冷冻贮存食品,也适合盛装热饭菜、热饮,可在微波炉里加热,甚至可在蒸气柜里蒸煮。
厦门市每年通过饿了么等平台送出约1.2亿套一次性餐具。这样产生的环境效益是巨大的:如果在全中国推行“绿色助推”,每年可节省超过217.5亿套一次性餐具,相当于避免产生326万吨塑料垃圾,少砍伐544万棵树。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如今,不论是外卖还是打包,都少不了一次性餐盒。对于多为塑料材质的一次性餐盒,不少消费者却颇有疑虑,一次性餐盒能放心用吗?盛装热饭热菜时,会不会析出有害物质?江苏省质检院、国家食品包装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苏)的专家现场实验,告诉您答案。
来自北方的小张去广东找朋友玩,每次去餐馆吃饭,小张看见每个人都要用热水冲洗一下,感觉很疑惑。“你们用热水冲一下碗,是用来杀菌吗?”没想到朋友神秘一笑:“不,这是广东人特有的仪式感。杀不杀菌不知道,关键是仪式感要到位,不过我想应该也可以冲冲灰尘吧。
别用这种碗筷吃饭,否则白血病、癌症盯上你!千万不要舍不得扔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健康问题,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日常用餐器皿的选择也与健康息息相关。有一种碗筷,其内壁涂层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中国人对于厨房的关注程度是非常高的,毕竟厨房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美食的制作,而我们作为普通的消费者,除了对美食的口味有要求外,对于食品的安全性也是格外地重视,在探索了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之后,这些习惯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老人常说:“财不入脏门,福不润浊人。”这不是迷信,而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的,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不可否认的是,脏乱差的居住环境肯定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情,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