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泉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作曲家、著名教育家,这三个“著名”基本涵盖了先生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也衬托出了他灼目的戏曲才华。李金泉先生生于1920年,原名李景泉,北京人。
1967年人民日报第一次提出了“革命样板戏”的说法,相对于这个名称的最早有8个样板戏曲目,分别是京剧《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乐《沙家浜》。
70年代的审美,跟现在完全不一样。那是一个中国女性去性别化的年代。女生都要像男生一样刚强,中性装扮成为一种时尚,立志成为“铁姑娘”,成为无数少女追寻的方向。而样板戏的出炉,更加强化了这一点。出现在样板戏中的女主角,基本上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