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中国古代选址建城,水是首选之项,有水才能生活,才能生产,才有家、有城,还能保家、保城。但水太多对生产生活也不利,洪水一发,更会毁家、毁城。因此,建城选址“高”“下”必须得当,原则是“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管子》)。
长虫山蜿蜒北来,在铁峰庵吐气结穴,势若鸾停鹄立,稍有延宕,又向南延伸,逐级而下。早在距今约300万年前,蛇山就一直向南延伸至海埂,后来一条东西方向的断层复活,将蛇山拦腰斩断,分为南北两段:北段“蛇头”隆起,成为巍峨的蛇山;
位于云南大学会泽院里的明城墙墙基。昆明圆通公园里的明代长城残段。残留的明城墙应是这张老照片上的圆通山马面墙墩。(图文资料见《老昆明旧话旧照》)昆明城墙因为军事需要而兴建,又因为军事不需要和经济需要而拆除,当时昆明人好像也没有太多的顾惜,多认为是一件好事。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楼林立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大小城市里,现代式建筑大多相似,不经意间,那些遗落在繁华城市中的古建筑就成了历史发展的物证,把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联系起来。
昆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滇池地区拥有3000年的文明史。约3万年前,即有人类生活在滇池地区。数万年前昆明人的祖先就已在这一带过着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原始生活。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老昆明城有6座城门,6座城门上都建了城楼。根据地方志书的记载,正门是大南门,又叫崇正门,后来改名为丽正门,城楼原来叫尚明楼,后来改名为近日楼,在今天的近日公园。一座是大东门,又叫咸和门,城楼叫殷春楼,在今天的青年路中段的小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