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让我们从头说起,公元1368年,朱元璋顺天应民,在今南京建立起新的大统一王朝 明朝,而在推翻元朝打败张士诚和陈友谅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常遇春应当居功,更何况常遇春还多次救朱元璋与危难,这一切让朱元璋对常遇春充满了感激之情。
朱元璋头上扣上了除掉功臣的帽子,那些曾与他共创辉煌的臣子纷纷被清除。在这个过程中,明朝初年的常胜将军常遇春是否遭到了朱元璋的猜忌呢?他又是如何逃脱迫害的呢?常遇春作为明朝的开国名将,并非一开始就是朱元璋麾下的将领。
常遇春,明代开国名将,今安徽怀远县人。后来知道朱元璋是个做大事者,于是,决定在和州投奔朱元璋。常遇春墓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太平门外紫金山之阴白马村,占地约2500平方米,底径9.5米,墓高2.4米,现墓道两侧尚存一石柱、二石马、二石虎、二石羊、二武将,雕刻工艺精湛,神形兼备,墓碑上镌
我虽然没有读过朱元璋的传记,但是朱先生的事情也知道一些。我一直觉得他的人生经历对于草根一族来说非常励志。你想,从一个讨饭的和尚到帝国的皇帝,这得付出多少呀,多不容易。他的开创精神难道不值得学习吗?所以,我对朱元璋的印象一直不错。最近读到一则笔记,出自余继登的《典故纪闻》。
明将常遇春,1330-1369年,安徽怀远人,死时年40。据《明史》记载,进攻大兴州,遂拔开平。洪武二年七月,常遇春自开平率师紧急南归,大军行至柳河川,下马时突觉燥热异常,于是便迎风卸甲休息,谁知凉爽未解,竟然顿时全身疼痛,急唤随军郎中诊治,却不明病因,郎中只得临时杜撰了一个病名,曰:卸甲风——也就是卸甲时中风的意思,倒也贴题。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人。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