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马上就到农历三月初三了,在民间农历三月初三被称为是“上巳节”,相传是黄帝出生的日子,民间素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农历“三月三”还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农历三月三,用它煮鸡蛋顶上补半年,洗净直接煮,鲜香好吃降春燥。农历三月三,处于清明前后,此时春回大地气温回升,草木萌发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湖南地处丘陵,雨多又潮湿是最大的特点,因而会在此时专门准备一些温和补益的食物给家人吃,比如宁不吃肉也要用这菜煮鸡蛋吃。
而据《名医别录》记载,荠菜具有“主利肝气,和中”的作用,据《千金·食治》记载,荠菜具有“杀诸毒,主治目涩痛”的作用,据《食经》记载,荠菜具有“补心脾”的作用,所以在我老家,每年一到农历的三月初三,无论有钱没钱,家家户户都会去田间或路边找开花的荠菜,然后洗净后煮鸡蛋吃,据说当天吃荠菜煮鸡蛋,可以清热解毒,寓意一年健康又顺利。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通讯员 付姣龙 彭振峰)4月3日是农历三月三,民间有吃地菜煮鸡蛋习俗。地菜即荠菜,谐音“聚财”,被誉为“菜中甘草”,农村俗语把三月三吃荠菜叫做地萝卜煮鸡蛋。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在嘉定马陆等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吃上一口荠菜花煮蛋。今年农历三月初三(4月11日),马陆镇大裕村村民徐小英一早就开始为家人做荠菜花煮蛋。用来煮蛋的荠菜花需要整株拔起,保留根部,使用巧劲才能完整无缺。另一个主角——蛋,则要挑选绿壳的鸭蛋和新鲜的土鸡蛋。
从冬至开始数九个九,明天就出九了,这说明寒冷的冬天彻底走远了,温暖的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自然到处都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景象,春雷响,万物生,野菜是大自然馈赠给人们的礼物,又到了吃野菜的季节了,老人们常说,很多野菜除了营养丰富,还有很多的药用价值,春天多吃野菜对身体好。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民间有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首先把黄叶清理干净,留下营养价值最高的根部。然后将洗净的荠菜花与鸡蛋一同放入锅中,加水后大火煮10-15分钟,再转小火,将鸡蛋壳敲碎,让荠菜的营养充分渗入鸡蛋,再焖上几分钟就可以出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