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否定更像是抠字眼式的,认为和亲既要是政治联姻也要符合婚姻内容。据《皇明经世文编》记载,明朝嘉靖年间的大臣王廷相在其《请辩冯恩罪状疏》中说,“前辈有云,我朝祖宗以来有三美政,皆前代所不及。不与夷虏和亲,一也;不使外戚政, 二也;不以论谏杀言官,三也。”
生在帝王家,本是富贵命,常人看来是几世修来的福分,但若生不逢时,反倒不如寻常人家儿女,纵观历代公主,稍好的还能嫁入王公贵族,次者则作为政治联姻的工具,远嫁番邦,若是生逢乱世,则命运更加悲惨,远不如常人。
古代和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避免国与国之间大规模的冲突,用最小的代价换取国家最大的利益。在汉朝以前,和亲的原型主要是诸侯国之间的联姻。汉朝以后,刘邦在与匈奴人的数次交手后,均以失败告终。为了休养生息,刘邦不得已向匈奴放出了和亲这一屈辱的大招,果然奏效。
在古代历史上,总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凡是男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推出女人去解决。这类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帝王亡国之后,所有的群臣集体隐身,君王的一切过失也隐去,只有亡国妖女之类的话题喧嚣于世。
铁打的祖训,流水的君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硬气的王朝,虽然奇葩皇帝层出不穷,但却没有一个软骨头。“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这句话用来形容大明王朝再合适不过了,明朝祖训: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明朝究竟有多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