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居民房地产资产大致220万亿,居民存款大致150万亿,居民一年的收入大致80万亿。本篇报告我们重点关注居民的存款,截至2024年9月,与疫情前相比,中国居民大概形成了40~50万亿的超额存款,占整体居民存款存量的30%左右。
□本报记者 杜肖锦自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获批后,多地已开启新一轮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4日,已有河南、贵州、浙江、辽宁、山东、宁波等省市进行再融资专项债发行,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今年 11 月,中国资本市场万众瞩目的超级信号,终于来了,那就是直接安排 10 万亿用来化解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情况是这样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 6 万亿的债务限额,而财政部也明确,从今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掏出 8000 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就是 4 万亿。
近日,业内专家指出,新一轮债务置换规模或将达到6万亿至10万亿元。地方政府可重启发行“置换债券”,或继续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特殊新增专项债券”,用于缓释地方债务违约风险,助力地方政府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中。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从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获悉,这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的决议》。议案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债务化解方式,深入挖掘中国政府独特的财务状况,包括税收分配、隐性债务成因等。市场对隐性债务规模估算不一,此前市场普遍估算全国地方政府预算外债务规模在50 - 60万亿人民币之间,华尔街见闻估算广义地方政府预算外债务达 75 万亿。
财政部发布会披露的数据为财政政策的解读提供了方向,但也引发了争议。一方面,化债安排是否能有效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存疑。例如 4000 亿化债限额虽有其用途,但不能进入预算弥补缺口,其实际效果有待观察。另一方面,专项债的使用方式和效果也存在争议。2.
原标题:中国14.3万亿元隐形债务化债是怎样覆盖的?贾康介绍说,此次财政部推出的10万亿化债规模,其中6万亿元是新增的地方专项债限额,其余4万亿元是在原有的债务限额内安排,加上2万亿元已有合同对应棚户区改造形成的隐性债,在覆盖面上还剩2.3万亿是地方政府将自行消化的部分的。
11月8日下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宏才介绍,这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