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它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官僚资产阶级的长期控制下,衰微破败,更说不上什么建造万吨轮。在毛主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江南造船厂广大革命工人自己动手,于一九六零年造出了第一艘万吨轮。
这样,加上早两个月进江南造船厂的1000多名66届中学毕业生,使得江南造船厂员工的总数从先前刚到一万人,达到了13000人左右,这个数字一直维持了许多年,直到江南造船厂因为上海举办世博会而迁到崇明长兴岛之前。
江南造船所,于同治四年创建,名称曾三易。创办之初,与上海兵工厂合而为一,统称为江南造船局。江南造船所位于上海高昌庙黄浦江四滨,地段很好,对岸即大来洋行码头,巨大船舶,来往络绎,占地三百余亩,江岸线长约四千尺。
在拥有2万余员工,7500亩厂区,相当于3.8个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的江南造船,“秒级响应”的智慧园区建设已然落地。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曾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的江南造船,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安上智慧“大脑”,为大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齐头并进“破题”,加速了人、机、物的全面互联。跳出数字化转型“误区”,启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之旅。
中国“江南造船厂”是1990年创立的船舶修造企业,江南造船厂也就是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曾用名为“江南长兴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大型现代化造船企业,截至2023年,拥有员工2万余人,成立于1990年7月2日,注册资本高达864679.301万人民币,营业期限于1990-07-02至无固定期限。
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八大造船厂同时进入全速生产模式,海面上的景象会如何震撼?众所周知,现代军舰的制造工艺复杂,时间周期漫长,但一旦这些顶尖造船厂火力全开,军舰的建造速度和规模或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让美韩等军事强国望尘莫及。
如今,我们走在江水奔腾的黄浦江畔,走在在东起苗江路,西至局门路,北起高雄路,南至黄浦江的一大片广阔土地上,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整齐的马路,一片片美丽的绿树红叶,一辆辆奔驰的汽车和脚步或匆匆或悠闲的行人,还有一幢幢耸入云的高层建筑,这里就是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