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中微公司20周年庆典在《中微之歌》中拉开序幕。中微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志尧携公司初创团队成员共同按下启动装置,宣布临港产业化基地正式启用。中微临港产业化基地正式启用。20年前尹志尧回国创业,当初是一支仅有15人的创业团队,逐渐成长为如今全球员工超过两千人的规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8月2日,中微公司(688012.SH)宣布启用其位于上海临港的产业化基地。该基地配备先进生产车间及智能化立体仓库等设施,标志着20周岁的中微公司进入新发展阶段。
【达实智能:签署前海金融控股大厦及中微临港总部和研发基地项目合同】财联社7月4日电,达实智能公告,公司与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及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前海金融控股大厦项目签署合同,合同金额2556.43万元。
达实智能7月4日公告,公司与中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公司”)就中微临港总部和研发基地项目有关事项协商一致,在上海市正式签署了项目合同,合同金额 1448.31 万元。公司将为该项目提供面向企业总部智慧空间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中微半导体打造上海总部。
“科八条”发布四个月后,“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正式落地。 10月11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6号——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明确了科创板上市公司再融资适用“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范围、具体认定标准等具体事项。
临港新区,又称临港新城,或者临港新片区,它们是一个意思,临港新区的全名是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临港新区,并不属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划分16个“区”中的一个,它是一个经济协同发展概念,属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的一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8月22日晚间,半导体设备龙头中微公司(688012.SH)发布今年上半年业绩。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8亿元,同比增长36.4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1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4.86亿元,同比减少约48.48%。
目前,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 90 纳米到 5 纳米逻辑芯片、10 纳米系列 DRAM 芯片以及 32 层到 128 层 3D 闪存芯片制造的关键步骤,全球累计装机数量超过 3700 台,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设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质的飞跃,我国半导体产业生态和制造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国内高端设备的自给率逐步提升。“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国内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国内可以提供的设备,占集成电路生产线的百分数,比较保守的说法15%是没问题的。
本报记者 孙文青8月22日晚间,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中微公司披露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随着公司多款半导体设备在国内外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8亿元,同比增长36.46%;归母扣非净利润约4.83亿元,同比减少约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