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80后上海人施立峰做的“奥斯28K上海话爆笑配音”,这个系列在网上很火,常常点赞过万。不少人从中看到了沪语可凭借新传播方式,有重新流行的希望,当然欣幸。那么“奥斯28K”究竟什么意思呢?似乎大家意见并不统一,在朋友圈里问了一声,都说与上海弄堂游戏有关。
上海开埠之后,大量外国人来到上海,海纳百川华洋杂处之下,许多外来语融入到上海话之中。所谓“洋泾浜”,原指带有地方口音的不纯正英语,而这些一度被人瞧不起的“洋泾浜”却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了上海话之中,成为了上海话日常用语中的一分子。
▌1.强门货:便宜货,german货▌2.阿三:印度人,i say...▌3.瘪三:乞丐,beg sir▌4.水门汀:水泥地,cementing▌5.斯必林锁:弹簧锁,spring▌6.肮三:下流卑鄙,on sale▌7.斯达特:启动装置,start▌8.
好在阿翘老师又准时出现啦!今天我们的“瞎讲”话题,让阿翘老师的好朋友羊煮韧在国庆期间吃尽了苦头,走亲戚、荡马路处处碰壁! 事情很简单,就是这么大人了,平时连“人”都叫不清楚,你们说像什么话话? 不过也怪不得羊煮韧,因为上海话的称谓简直就是世界级的难题!一般人真的搞不清楚!
来源:环球时报 日本共同通讯社网站5月12日报道,原题:因电视剧而意外走红,上海话究竟是怎样一种语言?因为一部电视剧大火,上海话意外地在中国年轻人中走红。在上海当地,还出现专门的上海话学习讲座以及脱口秀表演等。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后各地人口流入上海,形成这种独特的地方语言。
3、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蒲桃四斤壳,吃侬肉,还侬壳;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拉车子,小三资,一拉拉到陆家嘴,拾着一包香瓜子,炒炒一锅子,吃吃一肚子,拆拆一裤子,到黄浦江边解裤子,拨拉红头阿三看见仔,拖到巡捕行里罚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