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对于很多在职人员而言都不陌生,而且很多人也经历过改革,特别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为企业,更让部分在职人员心生忧虑,甚至影响部分大学生备考事业单位的积极性,那么,从实际的工作角度出发,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编制以后会被取消吗?
在事业单位编制考试当中,最常见的就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招聘,其在招聘入职以后,单位的运转经费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全部依靠财政全额拨款,同时,根据此类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工作内容,又可以成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那么,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都有哪些呢?
事业单位分三类,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公益一类事业编有可能转为公务员身份,但并非普遍现象,存在一定条件和途径:整体划转在一些机构改革中,如果所在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职能发生重大调整,被明确划转到行政机关承担,且符合相应编制和人事政策规定,单位整体可能从事业单位性质转变为行政机关性质,其在职的事业编制人员经过一定程序,有
在事业单位编制招聘考试当中,往往会对事业单位所属的公益性进行区分,从当前的事业单位分类来说,可以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公益三类事业单位,但是,这三类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对于参加考试的大学生来说却非常陌生,那么,三类事业单位哪个更好?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意见,各地从2019年开始就陆续开展各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革后,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事业单位重新分类定位,分为二种类型,一种是公益一类,一种是公益二类。
正应了那句玩笑话,“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狗还大”,事业单位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不同的事业单位会有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收入水平,有些“仕途”可能比公务员还好,有些收入可能比企业还高,但也有一些事业单位既没有发展前景,也没有较好的收入,这是特别需要避免的大坑。
今天有朋友咨询我,问以后国家会全面取消事业编吗?我国约有111万个事业单位,涉及4000多万的事业单位人员,其中包括离退休人员将近1000万,所以事业单位改革迫在眉睫,但不会全面取消,会有很大的调整,会减少事业编制的总量,会压缩一些单位部分事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