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 娄山关作者| 毛泽东 演唱| 鲍坤生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演唱者简介:鲍坤生,网名,豆芽。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退休员工,厦门市京剧协会会员。
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写下了《忆秦娥》,开创了这个词牌的先河。从此,无数文人骚客,狂歌于花前月下,吟唱于登高怀古,沉醉于夕阳日暮,忆秦娥辞调纷纷登场,然意境、曲调、无一能与李太白之忆秦娥媲肩,千百年来,李白的忆秦娥犹如鹤立鸡群,高高在上,无人超越。
《忆秦娥·娄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作者自注:“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仰视毛泽东,品味其诗词,吸纳伟人精华,健康我辈心灵。娄山关又名娄关、太平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娄山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人称黔北第一险要,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距遵义约60公里。
#文章首发挑战赛#分享伟人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这是一首充满革命豪情与壮丽景象的佳作,深刻体现了毛主席的文学造诣与革命情怀。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解读与评论:一、背景与意义《忆秦娥·娄山关》写于1935年2月,是毛主席在长征途中,回顾“娄山关战役”时所作。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琴 记者 甘甜)12月19日,一场生动的思政大课——“毛泽东诗词原创作品音乐会”在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唱响,在磅礴大气的歌声中,现场观众重温历史,重温毛泽东诗词。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展示学校美育成果,提高师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3月29日,由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孝感市教育局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孝感市师生合唱音乐会在孝感市文化中心孝感大剧院音乐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