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冰)1月8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2025十大AI技术趋势”。具体来看,趋势一,科学的未来:AI4S驱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趋势二,“具身智能元年”:具身大小脑和本体的协同进化。趋势三,“下一个Token预测”:统一的多模态大模型实现更高效AI。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科技部会同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期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紧密结合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基础学科关键问题,围绕药物研发、基因研究、生物育种、新材料研发等重点领域科研需求展开,布局“人工智能驱
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张林峰,是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和创业者。张林峰本科就读于北大,在普林斯顿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展现出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和独到见解,随后他选择提前结束学业回国创业,致力于打造“AI for Science”的基础设施建设。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为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帮助农业农村部系统的干部职工全面了解人工智能知识,系统谋划和推进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12月23日,农业农村部举办第88期每月讲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理事长鄂维南作“人工智能时代的底层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布局”的专题
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北京商报记者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进行了一次独家对话,他透露,目前市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正在研究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年度工作重点,“2024年我们已经在打造标杆示范应用场景,2025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这几天,北京市正在召开两会,1月15日,中青报客户端刊发了一篇部分代表委员热议“人工智能+”的稿件,其中北京市人大代表张旭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建议。
这几天,北京市正在召开两会,1月15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刊发了一篇部分代表委员热议“人工智能+”的稿件,其中北京市人大代表张旭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的建议。稿件发出不到24小时,北京市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处负责同志回应称,该建议与北京市目前的规划工作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