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旺是纪录片《边走边唱》的主人公。农历二月初八,陕北黄土高原,草木还没发芽,土地是沉闷的褐黄色。作为说书队队长,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他要带着盲人说书队员们在农闲间隙,走过近300个村庄,走完1500公里山路。
陕北最后一个传统盲人说书队的五位老人参加电影节表演,他们的故事被陕北导演白志强拍摄成纪录片《边走边唱》阳光讯(佟怡 梁萌)10月22日,陕北导演白志强拍摄的纪录片 《边走边唱》获得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暨“西安国际影像节”的“最佳纪录片”奖。
5月2日上午9点,在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的大院里,器乐合奏响彻天空,生动的快板书节奏明快,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场的“观众”是一部手机——尽管是假期,但队员们还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将演出搬到了线上,把疫情防控政策及防护知识传递到群众身边。
作为盲人宣传队的领头人,刘红权能带领盲人宣传队坚持几十年上山下乡宣传,真的不容易。面对这样坚忍不拔的残疾人文艺宣传工作者,笔者为有这样的老乡深感骄傲与自豪;面对这样的励志人生,他们要比正常的健康人耗费更多的心血与汗水。左权县,是以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名字命名的革命老区。
陕北说书传承人李康怀抱三弦,腿绑甩板,正在进行弹唱表演。最近几个月,李康比以前忙了许多。据了解,在陕北,进入寒冬后,耍社火、看大戏便不再适合,而张口就唱、谈天说地、即兴发挥、灵活多变的绥德平安书进院子、进窑洞、上炕头表演十分受欢迎。
《那个年代娱乐是两个盲人的说唱》/陈昂今天听一个朋友讲在他们那个不大不小的地方留有一段难忘的时光那时的月光比今晚的明亮两个盲眼的艺人在他们村口说唱谁能够想象三十年前的景象娱乐或许是午后闲暇的张望一家人一张凉席一碗凉茶留给一代人挥之不去的念想陈昂,1992年出生于山东枣庄,诗人、学
西部网讯(记者 惠璇璇)“弹起三弦定起个音,众位明公仔细听……”延安曲艺馆里,传来阵阵陕北说书的声音,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婉转悠扬。10月9日,“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奋斗精神”网络主题陕西篇活动走进延安曲艺馆,感受陕北说书的无穷魅力。
▲陕西韩城籍画家秦惠浪 国画作品《陕北说书图》文 孙鸿亮人们经常把韩起祥称为陕北说书的一面旗帜,而把张俊功称作陕北说书的一代宗师。二人都属于陕北说书的改革派,不过,他们所走的道路截然相反,对陕北说书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