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心慌、头晕脑胀、总是唉声叹气,整天没什么精神,烦躁易怒,胃部胀满,吃东西没胃口,吃点就消化不良,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还反酸烧心,心烦嗳气打嗝,还有的人是晚上睡不着觉,整天胡思乱想,面色发黄,觉得浑身哪哪都不舒服,屏幕前的你,有这些情况吗?
“郁闷”一词几乎成为了当代人们天天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当然啊偶尔的不开心是正常的,若是天天都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那就不能放任不管了,长期发展下去就会“气郁”,从而诱发抑郁症的发生,还会伴有胸闷气短、胁痛等症状,这不仅危害心理健康而且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胃胀和身体里的湿气一样,都是我们身体不太正常的表现,它们的影响可以波及到全身。如果胃里湿气太重,气不顺,中医叫这“胃毒”。胃毒在肠胃里,肚子会经常发出咕噜声,这叫肠鸣,此时我们还会肚子胀、口臭、头晕。看舌头,会发现我们的舌苔滑腻、厚重。把脉的话,脉象也会显得滑溜,这就更明显了。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今天给大家解读元代名方,可以补脾胃,升阳气,化水湿,轻松解决胃胀,胃痛,慢性胃炎。来看个医案,赵女士,35岁主要表现近半年来上腹部隐痛,且情况逐渐加重,经常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吃过饭后容易打嗝,反酸水,且总口干口苦,恶心想吐。
夕阳西下,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丰盛的晚餐。这种餐后的不适,常被人们归咎于“吃得太饱”或“胃有点不舒服”,但其实,它可能是消化不良,医学上称为消化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胸闷、气短、腹胀等症状。
“胸闷气短,不一定是看呼吸科,有时候是心内科和消化科的事!”在11月24日播出的《大医生在线》节目中,苏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周运海给观众提了个醒:秋冬季节遇到“胸闷、气喘”的症状,不一定是肺出现了问题,还要注意是不是身体其他器官发出的“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