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玩界,有一种神秘而威严的存在,它既是修行者的法器,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就是——嘎巴拉。然而,近年来随着文玩市场的繁荣,嘎巴拉逐渐被一些玩家当作普通的文玩来把玩,这不仅是对其文化价值的忽视,更是对信仰的不尊重。
其用材,一般由已获圆满报身有修为的藏族人在死亡之后,将其头盖骨,腿骨,指骨捐出以制作成特殊的法器!当然人骨念珠所用人骨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它必须是喇嘛高僧的遗骨,或者是地位尊贵者,如宋理宗他的头颅就被制成了嘎巴拉,宋理宗在去世之前,就立下遗嘱要在死后保持自己身体完整,因此在他被葬进永穆陵时,遗体被灌下了水银。
嘎巴拉的本质就是“人骨佛珠”,它是一种宗教文物,在藏族比较常见。在佛教中,眉轮骨那是高僧修行成就所在,而手骨那是经常持法器,数念珠,常用的骨头,这两处骨头也是高僧修行的关键,一般来说指骨的嘎巴拉要比眉轮骨的好制作,指骨切成段用绳子串起来就是嘎巴拉了,而眉轮骨异常坚硬,取下来时是不规则的形状,所以要经过手工琢磨,不但如此,嘎吧啦都是等一位喇嘛圆寂后,才会磨下一颗嘎吧啦,所以,有110颗的嘎巴拉是非常珍贵的。
嘎巴拉碗也称骷髅碗,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仪轨中和灌顶仪式中使用的一种法器,由高僧的头盖骨制成。嘎巴拉碗,碗内赤红地上绘威罗瓦金刚像,绿肤、牛首、三眼、三面,身著金色璎珞衣,背披象皮,胸前二手执金刚钺与海螺,另四隻手上分持金刚杵、手鼓、鍊、幡旗,足踏伏虎莲花座;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上期咱们对比了《拔协》和《顿悟大乘正理决》的记载,你会发现两种记载对吐蕃渐顿之争的描述,完全对不上,从过程,到胜负都大相径庭。
本文来源于 爱盘串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今天老盘刷到陈坤的街拍图,竟然看到了电影里的少年感......这个男人已经四十了啊!哪个玩串的男人不想活成陈坤的样子啊,有串有颜!如果我长成这个样子谁还会说我是油腻大叔!除了羡慕陈坤的颜值,细心的玩友们发现,陈坤手上戴的好像是嘎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