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老子《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负阴抱阳”,就是面对阳面,背对阴面。
中国古代很盛行阴阳学说,讲究阴阳平衡,直到现代我们还会经常用到阴阳平衡,阴阳失调,阴盛阳衰等众多有关阴阳的词语,可基本没几人知道阴阳是什么东西,大多解释者也说得绕口难懂,高深莫测,更有把阴阳描述成一种神秘莫测的气场,很多类似的解释和理解都是错的。
作者简介:赵士孝 郑州大学在《易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于阴阳的概念,特别是,作者还把阴阳看成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变化最根本的原因,认为是“道”的基本内涵。《易传》这一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重大飞跃。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易传》的这些阴阳概念和阴阳思想的来源。
说起阴阳,我们脑袋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太极八卦图、黑白两条鱼、中医中的阴虚阳虚、太极拳甚至一些看起来很玄幻的东西。但是什么是阴阳呢?阴阳一说来源于我国周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是东方文明的思想渊源。《系辞》中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32期,原文标题《“阴阳师”,不止是怪谈小说》,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从动漫《少年阴阳师》到游戏《阴阳师》,“阴阳师”已经随着流行文化走向大众,成为年轻人最熟悉的日本怪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