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教育系统专项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公告》精神,我区于2024年12月到部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以及相关师范院校专项引进优秀教育人才,现将剩余岗位及第三场招聘安排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
为保障2025年秋季我市有关市属学校师资需求,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补充工作的若干措施》、《龙岩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就龙岩市市属中小学、市教科院2025年专项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计划。
根据《福建省龙岩市2020年教育类引进生招聘公告》精神,“2020年龙岩市属学校计划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40名,在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数量达不到40名时,允许进行学科调剂,调剂的顺序为信息技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
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推进“才聚龙岩”行动计划,根据《中共龙岩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关于实施“紫金山英才专项行动”的若干措施〉等8份文件的通知》文件精神,决定重点从“双一流”建设高校引进23名优秀毕业生来岩工作,作为龙岩市事业类引进生。
为保障2024年秋季龙岩市属中小学、中职学校招生办学的师资需求,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福建省教育厅中共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的通知》(闽教规〔2022〕3号)和《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24年全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教育强市”战略,进一步打造龙岩教育人才高地,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龙岩市教育局拟面向龙岩市区域外引进若干名高层次教研教学人员担任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学科教研员。
为认真贯彻落实龙岩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等文件精神,近年来,龙岩市教育局积极落实“才聚龙岩”行动计划,坚实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行动。推进行动计划,打造教育人才聚集平台筑巢引凤,打造人才汇聚的“强磁场”。
龙岩市2022年教育类引进生招聘面试公告。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教育强市”战略,进一步打造龙岩教育人才高地,根据《龙岩市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决定重点面向全国重点高校招聘引进一批优秀毕业生,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龙岩市教育系统各学校、单位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按照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工作安排,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心关注的问题、影响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学校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等5大类。
龙岩市永定区2024年专项补充公开招聘高中新任教师公告为保障永定区2024年秋高中招生办学师资需求,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福建省教育厅、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印发的通知》和《龙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核准2024年龙岩市永定区专项补充公开招聘高中新任教师
10月16日,龙岩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二次集中学习。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传龙以“凝心铸魂,锤炼忠诚品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题,为委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根据龙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核准2023年龙岩市永定区教师招聘引进计划的批复》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等有关规定,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一中等四所学校面向全国高等院校专项招聘紧缺急需人才。
“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的嘱托,围绕‘教好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名老师、办好每一所学校、幸福每一个家庭’目标,全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致力于全市青年教育发展工作。
为保障我县中学办学师资需求,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及《福建省教育厅中共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补充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校园招聘福建省重点师范院校2025届毕业生,充实我县中学教师队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数量。
根据龙岩市委关于推进“才聚龙岩”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计划在面向厦门大学选拔优秀毕业生的基础上,扩大选优生招聘范围,面向39所高校选拔引进一批优秀毕业生到龙岩工作,为我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储备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龙岩市新罗区青年发展政策汇编》正式上线啦为扎实推进省级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工作,落实《新罗区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 年)》,新罗汇集青年友好政策,出台《龙岩市新罗区青年发展政策汇编》,全力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