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又到思亲最浓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用AI技术实现“复活”逝者,已成为继“数字祭祀”之后,殡葬行业又一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探索。那么,当殡葬行业引入AI技术,你能接受与AI“复活”的亲人对话吗?AI“复活”亲人为何会引起正反两阵营的激烈争论?
AI数字“复活”,您听说过吗?当然,这里的复活是加引号的,简单来说,就是指用逝者生前的照片、视频、文字记录等历史数据,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模拟再现已故人物的声音、影像、行为等。那么,目前AI“复活”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数字复活权”归谁拥有?
来源:工人日报 提供一张照片、一段10多秒的音频,即可让逝者在视频中“活”过来——AI“复活”亲人成生意,哪些红线待划定?阅读提示今年清明节前,利用AI技术“复活”亲人成为热议话题。在电商平台,有店家提供这项收费服务,低至几元钱就能“复活”亲人。
■本期执行 融媒体记者 傅恒近日,台湾音乐人包小柏利用AI技术,令因病去世的女儿在数字世界“复活”,不仅可以唱歌、还能对话,原本天人永隔的亲人竟通过数字实现互动。住在辽宁省抚顺市的孙先生,不久前在网上发布的一则视频也感动了很多人。
哈喽~,大家好,我是东哥,宝爸一枚,正努力探索AI,创富人生,目标帮助1000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提前退休!前段时间包小柏用AI的技术复活已故的女儿上了热搜,虽然我们知道是假的,毕竟相隔两界,但可以通过这个技术和他们聊聊天,也能够缓解我们内心的思念之苦。
2024年1月,音乐人包小柏利用AI技术“复活”了因病去世的女儿,一段用AI制作的包容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里,她对妈妈撒娇说,“包子好想你”,唱起《生日歌》时,她的眼睛亮晶晶的,肩膀随着呼吸轻轻起伏,嘴角一直带着笑。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张萍图源:视觉中国。谁能想到,跨越生死之门“再见一面”,在2024年竟然变得如此不费吹灰之力。从几段AI“复活”逝去明星的视频抓人眼球,到最近低至千元乃至百元的“AI复活”产业,清明节的前夕,关于“AI复活”“数字永生”的关注讨论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复活已故亲人使用AI技术是否可接受,涉及许多复杂的伦理、道德、法律和社会考虑,应该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并且遵循法律和伦理的准则。每个人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取决于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