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5日讯 一块面团,经揉、搓、挤、捏,小刀灵巧地点、刻、划、塑,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人物跃然而出,这便是“面塑”,也是民间常说的“捏面人”。面塑作为指尖上的艺术,早在我国汉代就有文字记载。
今年46岁的宋展克是洛阳市宋氏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在这一行已坚持了20多年。面塑,是一种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按比例加入蜂蜜、香油、石蜡等材料,加入颜料调成各色面泥,经过手艺人擀、压、印、捏、塑等手法,变化出千姿百态的人物、动物或植物形象的传统艺术。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通讯员 姚阳“泥人胡捏的雷锋头像真逼真!”“这个糖人可以吃吗?”3月2日,十一位非遗传承人携泥塑、糖画、剪纸等非遗项目走进武汉市江汉区华苑小学,手把手带领学生体验非遗项目,学生通过捏雷锋像、剪纸等形式传承志愿服务精神。
面塑,在托克托民间称之为“面人人”,“面人人”其实不仅限于“人”的样貌,还有动物、花卉等形状。不论是什么形状,人们捏“面人人”的初衷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都是相同的。8月30日,托克托县中滩村村民在制作“面人人”。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新利 记者 顾潇)新年临近,扬州面塑市级非遗传承人孟晓红别出心裁,创作出100个“蛇元素”非遗面塑文创卡通作品,一个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将新年喜庆的氛围铺展开来,也让传统面塑“潮”起来。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高锋霜春节期间,听闻八大处开办新春文化庙会,我专程前往,感受传统的民俗文化。庙会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万盏大红灯笼处处显露着喜庆气氛,琳琅满目的年货街让人挑花了眼,传统相声、魔术、变脸等精彩纷呈的曲艺文化演出引人入胜。
图为刘纪甫正在家中捏制面塑小品玫瑰花。 华山 摄中新网南昌12月15日电 题:江西南昌非遗面塑工艺传承人:指尖巧思神韵 冀望重获生机作者 徐梦文 华山一团小小的面泥,几经捏、搓、揉、压、掀……在“面人刘”刘纪甫手中,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一朵娇艳欲滴的红色玫瑰便“绽放”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