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中药名属樟目樟科中等大乔木,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绿色的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
我们看桂枝的外皮颜色是红棕色的,里面是黄白色,红色属心,黄色属脾,白色属肺,心主汗,脾主四肢,肺主宣发,所以桂枝能宣发肌肉处的水湿,水湿停聚肌肉,导致不通则痛,其质地紧密如同身体紧凑结实的肌肉一样,比如心肌、骨骼肌、胸肌等,与麻黄疏松不一样,麻黄散发的是皮肤疏松组织处的水湿,比如筋膜脂肪层、脏器内外的粘膜等,所以对于水湿积聚在肌肉的疾病,比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痹证、汗出当风头痛等用桂枝发汗解肌,当然水湿具有流动性,肌肉和筋膜也没有绝对的界限,所以麻黄和桂枝经常配合使用,增强发汗散寒之力。
炮制:3~7月间剪取嫩枝,截成长约15cm或30~100cm的小段,晒干,入药。主治:1.风寒感冒 本品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
本品辛温浮散,能“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缓和,且长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阴于肌表,使汗液蒸化有源,为治外感风寒表证的常用药物,无论风寒表实无汗,或表虚有汗以及阳虚感寒诸证,皆宜用之。
冬季怕冷,手脚冰凉是很多人常见的一种问题,女性朋友更甚,更有严重的人,感觉自己住在冰窖里面一样,手脚一年四季都是凉的,从来没暖过,之前给大家讲过肉桂是补肾阳,温补命门之火的一味药,今天再给大家讲一味驱寒通阳气的药物,如果把肉桂比作室内的壁炉,桂枝就是输送热气的暖气管道,不仅能把体内火烧起来,还能让热气通达全身。
用于风寒表证:桂枝的发汗力度相较与麻黄来说较弱,相对来说比较缓和,所以不管是风寒表实证还是风寒表虚症都可以应用,用于风寒表虚证时,常与白勺配伍,桂枝与白勺的用量通常为1:1,比如常用的桂枝汤,用于风寒表实证时,多数与麻黄相须为用,比如常用的麻黄汤,这时,桂枝与麻黄的用量通常为2:1。
在美食的世界里,卤菜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风味成为了许多人的最爱。但对于卤菜初学者而言,如何掌握其中的精髓,特别是分辨和运用桂皮、桂枝、油桂等香料,却是一个颇为头疼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一美食之谜。1. 桂皮桂皮的一种特别类型是烟桂,它是去了树壳的桂皮,一般用云南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