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战场上的一句诺言,他卖掉房产,筹资200多万元,主动承担起4位独生子烈士的7位父母的赡养义务,31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为了坚守一份信念,他变身红色文化传承者,创作红色文化书籍,退休后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他就是退伍老兵孙卓清。
赵银亭回忆,1941年,也就是在她12岁那年,抗日部队转移北上,途经当时的商惠县一带时,遭遇日寇合围。48名战士奉命在五寨子一带掩护部队突围,他们坚守阵地完成任务,但最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一想到这里,赵银亭就热泪盈眶,她说:“烈士们在五寨子打仗,被鬼子堵住了,没办法了。
央广网济南7月1日消息(记者程立龙 唐磊)“言必信,行必果”,中国人历来讲求一诺千金。在青岛市崂山区,有一位退伍老兵,把一句承诺刻在心上,用37年的时间来践行当年的盟约,他就是2022年第一季度的“中国好人”——王仁江。
听涛园老兵俱乐部,是特别值得带上孩子去的一个地方,它不只是简单的农家乐,更是一个有故事的店!1982年,19岁的董贵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和战友们在生死考验中结下了深情厚谊,并相互承诺“如果谁活了下来,谁就要照顾阵亡战友的父母”。
中新网衡水10月5日电 题:访冀中回民支队烈士“守墓人”:一身西装的“郑重”和一句承诺的“坚守”作者 裴国荣 崔志平 苗凤强守了大半辈子烈士墓的王志杰,没想到年近古稀会走进人民大会堂。国庆节前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创稿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石庙镇归化村北,有一座苍松绿柏围绕着的归化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48位八路军烈士。一位耄耋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一步步迈上台阶,拿起抹布擦拭着烈士纪念碑上的灰尘。这位老人叫赵银亭,今年已经94岁了,义务守护烈士陵园31年。
清明节前夕,徐州市睢宁县双沟镇纪湾村村民纪厚军总会到纪湾烈士陵园修剪松树、绿植,为烈士墓碑描红、擦拭。“清明祭扫即将开始,要让烈士们的光辉形象闪耀在每个人的心中。”纪厚军说。△ 通讯员供图春风拂面,纪湾烈士陵园里干净肃穆。纪厚军像往常一样,拿着大剪刀对陵园里的松树进行修剪。
“报效国家,一生奉献!”因为与战友立下誓约,盐城东台市三仓镇的顾平已在烈士陵园度过人生的大部分时光。守护烈士英灵43载,他跑遍全国收集红色文物2000余件,整理上传2238名烈士名录,跨越40万里为37名烈士寻亲成功,把简陋的陵园打造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焦俊杰、实习生张莹报道:他12岁参加革命,以卖烧饼为掩护侦察情报,和新四军一起攻打碉堡,练就了过人的胆识和本领;他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战役中用行动践行“共产党员要为了革命英勇奋战,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的庄严承诺;他入党73年,从陆军到空军,从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