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从这个节气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逐渐增多但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仍与暖空气频繁进行较量所以近段时间还要注意保暖 小心感冒最近不少人因为气温变化出现咳嗽、乏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感染甲流后什么情况要就医?
从雨水节气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逐渐增多,最近不少人因为气温变化出现咳嗽、乏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感染甲流后什么情况要就医?一起来看甲流:主要表现为高热,部分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
最近气温升高小伙伴们是不是蠢蠢欲动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想到户外钓钓鱼,玩玩水消消暑气?先等等!!近日,疾控部门发布提醒外出玩水需谨慎谨防感染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感染晚期肚大如鼓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种(类)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
近日广东多地发布暴雨预警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韶关、清远等地出现洪涝灾情提醒大家暴雨还没结束!!24日夜间至26日我省将有新一轮暴雨过程展望未来一周强降水频繁要注意防范洪涝灾害第一要务是确保人身安全!暴雨后如何保证饮用水安全?如何进行房屋清洁和消毒?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最近有不少网友分享自己户外出游时被蜱虫咬后的经历,夏天来临,又到了蜱虫活跃的时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常昭瑞介绍,居民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蜱虫叮咬: 一是减少暴露。
进行关注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梅雨季,潮湿闷热皮肤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哪些皮肤病需要警惕?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一起来听听医生的建议今天上午9点半,记者在浙大四院皮肤科看到,候诊区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市民 俞先生:“最近天气有点潮,我儿子身上长了像湿疹一样的东西,很担心,带他来医院看一下。
最近,“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这种既湿又热的气候和环境,最适合肠道病毒生存。别慌!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发布了相关科普知识,帮助家长正确认识手足口病,让孩子跟病毒说“拜拜”!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
“比起肾结石,更可怕的是肾积水!”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却鲜少有人知道其中缘由。为此,今天我们特地邀请到长沙京石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向鲸,来仔细讲一讲肾结石和肾积水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看完能提升健康意识,做到及时就医处理,好好保护肾脏功能!
深圳新闻网2025年2月7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深圳市疾病风险综合预报显示,当前(1月29日~2月11日)深圳流感的风险等级为“中”,表示深圳仍在流感流行期。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型流感。
近期,疱疹性咽峡炎来势汹汹,不少婴幼儿中招。作为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疱疹性咽峡炎不仅病程快,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的表现就是发热,咽部有疱疹。”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姚婷新表示。
近日,上海疾控发文提示:国庆出游警惕登革热目前,东南亚、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登革热疫情不断攀高国内广东、云南等地登革热本地感染疫情流行据广东省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9月16日至22日,全省新增报告764例登革热病例,其中病例数排名靠前的城市有佛山、广州、中山等。
央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 (记者 雷妍)近期,广东悄然掀起一场登革热疫情。据广东省疾控中心官网数据,2024年第40周(9月30日至10月6日)广东全省新增报告1770例登革热病例。无新增重症病例、死亡病例。
昨天,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施伎蝉表示,登革热通常不会“人传人”,但出现“高热三痛三红+皮疹”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本月2日,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全体市民发出登革热疫情风险提示,截至2024年9月2日鹿城区已出现登革热病例,存在较高传播风险。
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心肺血管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玉杰表示,一般感染新冠两周后心肌会有反应。可能出现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传导系统、心功能等问题,病人可能有的时候会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甚至晕厥等症状。如果情况严重,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