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们似乎都不担心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要嘛无感,要嘛觉得与时俱进,顺其自然,不需刻意去做什么。记得很多年前,泉州本土一媒体在自己的小众网站发出一个视频,视频里的人全部是本地人,观看的人也大多本地人,但视频里的人却用着番薯味十足的闽普在交流。
闽南童谣是闽南文化中最生动鲜活的一部分,为了让充满乡情、乡趣的闽南童谣在校园中焕发生机,海峡两岸(泉州)闽南童谣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三届了,8日,第四届海峡两岸(泉州)闽南童谣大赛个人项目幼儿组初赛火热开赛,小选手们用稚嫩的童声,演绎地道的闽南童谣。
早报记者 龚翠玲 傅蓉蓉 文/图“阮兜大厝边,下着一块椅(我家大屋旁,放着一张椅);阿公暗头会惦这,给阮讲故事(爷爷傍晚会在这,给我们讲故事)……3月28日下午14时15分,鲤城区第五实验小学里,脍炙人口的闽南童谣《听讲古》响彻校园。
【港澳台专线】闽南乡音连两岸 童声同语话同缘中新社泉州5月19日电 (记者 孙虹)“乡音连两岸、海丝共传承”,历时10个月,第六届海峡两岸(泉州)闽南童谣大赛暨“丝海同声”闽南话讲故事大赛19日在福建泉州举办汇报演出暨颁奖仪式。
厦门市华昌小学始建于1946年。这所77岁的老校是湖里人心中“家门口的好学校”,不仅因其“以人为本,和谐尚雅”的理念,还因其“崇德乐学,和谐奋进”的校风。华昌小学的校园小,一眼就能望尽两栋教学楼、一个操场、几株梧桐和芒果树,师生却坚定自信地说:“虽然校园小,但我们的心很大。
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还藏着我们的乳名、胎记、童年的笑、少年的梦……6月22日周六下午,说闽五周年沙龙分享会第二场在念地咖啡拉开了帷幕。这一场沙龙以「回味:一起聊聊小时候听到的闽南话」为主题,说闽请来了四位朋友分享他们的故事,与线上线下的观众一起寻回儿时说闽南话的记忆。
最近,晋江百宏公司CD区职工之家四楼多功能厅一改往日的宁静,传来阵阵欢笑声,靠近一听,原来是七八十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闽南语。在社工和志愿者们的教学下,孩子们从零开始,先学起了闽南语数数,而后是闽南语童谣。在一旁陪伴孩子的家长们也兴致盎然地加入到学习闽南语的队伍中。
我觉得闽南话是最难学的语言。我印象很深的一次,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我爸爸跟我说:你看看四楼的某某某。回家就跟爸爸妈妈说家乡的话。你也不会说。我们四楼的邻居家有两个大男孩,比我大一点,也就是小学初中的样子。他们平时和我们玩的时候,都说一样的话。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燕 通讯员 施远圻 文/图用闽南话说书,在泉州叫作“讲古”,专业讲古的人被尊称为“讲古仙”或“讲古先生”。这学期起,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开设“闽南小戏台”,鼓励广大学生与老师、家长利用课余时间创作闽南语短视频,其终极目的便是挖掘并培养孩子们的“讲古”兴趣。
厦大团队进行闽南话发音人录音。(资料图) 既得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话,还要“过关斩将”参与选拔……尽管如此,许多人仍不计报酬地报名,想要成为“闽南话发音人”。近日,一则有关“闽南方言智能语音”项目有声语料库的招募帖火了。
福建日报客户端· 新福建4月15日讯(记者 杨凌怡 通讯员 黄林苹)14日上午,“不忘乡音 流传乡情”漳台亲子闽南语研习公益活动在市青少年宫举行,30组漳籍和台籍家庭约60余人到场参加。活动由漳州市青少年宫和芗城区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
【来源:晋江经济报】张嘉豪(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六年2班)闽南语,这颗镶嵌在我故乡泉州的璀璨瑰宝,却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渐渐被许多年轻人遗忘。而我,却在这片语言的海洋中找到了自己的独特位置,成为一名闽南语“小达人”。记得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是在小学三年级的一次课外活动中。
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在晋江举行闭幕演出,小朋友们带来南音表演。董严军 摄今年春节,11岁的晋江小朋友王诚业格外开心,他成功入选了闽南话发音人,并在寒假期间完成了录音,“能为方言保护尽一份力,这就是值得开心的事情”。王诚业所说的,是一个名为“闽南方言智能语音”的项目。
中新社泉州7月24日电 (记者 孙虹)第七届海峡两岸(泉州)闽南童谣暨第二届“丝海同声”闽南话讲故事大赛落幕后,台中市侨孝小学、金门县柏村小学师生代表一行13人24日走进“世遗之城”福建省泉州市,延续他们的童谣泉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