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加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我是一名农村出生的女孩,在 211 大学本科念书,今年(2015年)要毕业了。在大学一直努力奋斗,不过不打扮自己,做事情都以省钱为优先。我一直认为,这样是正确的行为。直到某天,一位新室友的到来,让我开始感觉到迷惑,无法知道问题在哪里。
我有一个外国学生是搞对比语言学的,他来中国以后,根据英语和俄语中“姑娘”一词的使用情况,想看看汉语有没有像英语和俄语那样,不管女性是否结婚,人们都可以尊称她为“姑娘”。在英国和俄罗斯,人们都习惯称售货员为“姑娘”。
其文对受害女性有多处不同的称谓:i)“妙龄女子”——“8月28日晚8时许,天下着蒙蒙细雨,一位妙龄女子独自撑伞走在萧山蜀山街道南六路上,当走到一处没有路灯,光线较为昏暗的区域时,身后突然一双男人的手伸来抱住了她……”
你知道“娘”与“妈”有什么区别吗?娘:娘:从女、从良。《说文解字》:“女,妇人也。象形。” 。其甲骨文字形像一个屈膝、两臂交叉在胸前的人。乃女子成年行笄礼之形也。犹女子成年行笄礼毕时之形态者是女之范式。与女字对应:犹男子成年行冠礼之形态者是籀文(或甲骨文)“人”字之范式。
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向来都是以“神仙信仰”为基础的,道教的神仙不但多,而且还形成了一整套的十分庞大的“神仙谱系”。在这个庞大的“神仙谱系”之中,既有高高在上的“大神”,也有非常接地气的“小神”,既有威严肃穆的“男神”,又有温柔慈祥的“女神”。
与朋友聊家常时,他问到了一句俗语,感觉很熟悉。这句俗语叫“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其实这句俗语在农村中经常被提起,只是近几年很少提了。这句俗语猛一听很难懂,但细品一下其实这是与民间民众说法有关。但这个说法是界定在俗语,还是迷信呢?一、有啥含义?
四川话里有许多和普通话不一样的称谓词,比如称呼奶奶为“婆婆”,称呼父亲为“老汉儿”(“汉”读二声),称呼老婆为“堂客”或者“老嬢儿”等等,称呼曾祖父、曾祖母为“祖祖”,称呼父亲的兄弟为“X爸”而不是叔伯等等。
贵州的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语系,所以只要掌握了贵州方言的一些特点,是不难听懂贵州话的。词汇上,贵州有一些独特的语语,在声调上,第一声的字基本还是读第一声,第三声的字有时读第四声,有时读第二声,有时读第三声的前半段,而第二声的字基本和第四声的字是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