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为了抵御共同的敌人,国共合作的进程加快,全民抗战终于爆发,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经过多次协商,8月底,根据两党合作协议,中共领导的北方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由此成立。
与著名的六大师长不同,八路军三个师六大正副师长,全都是军中赫赫有名的顶级战将,后来在1955年授衔时,六人中就走出出五个元帅,唯一一位没有当上元帅的是萧克,但他也是开国上将,而且因为当时他担任的是重量级的国防部副部长,因此在55位上将中排名第一!
引言1955年的共和国将帅授衔名单公布时,有个现象让不少人疑惑:当年八路军的三位师长(林彪、贺龙、刘伯承)毫无悬念成为开国元帅,但六个主力旅的旅长中,却只有徐海东、陈赓获得大将军衔,其余四位都是上将。这个看似“断层”的现象背后,藏着中共军队发展史上最复杂的军功评定逻辑。
卢冬生1911年出生在河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有七个孩子,卢冬生排行老四,父亲是个能干的人,种地养家,养育七个孩子不容易,卢冬生从小就知道家里条件不好,父亲要辛苦劳作才能养家糊口,于是他很小就下地帮忙。
在1937年8月,八路军改编成立之时,战斗序列为三个师六个旅的编制,具体的作战番号是第一一五师下辖第343旅和第344旅,第一二〇师下辖第358旅和第359旅,第一二九师下辖第385旅和第386旅,三个师加在一起总兵力约有三万五千多人。
自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我军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同时把原来分散的队伍聚拢起来,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一共下辖三个师六个旅,因老蒋抠门嘛,不愿意多给编制和军饷。这六个旅几乎是我军的全部主力部队,在对抗日本侵略者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