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是艺术家,是画家,是作家,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陈丹青?1953年的上海,弄堂里还弥漫着旧时代的余韵,陈丹青来自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个有学问的人,特别崇拜文天祥,所以给儿子取了“丹青”这个名字。
知晓陈丹青先生是著名画家、作家及学者等,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社会上对他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譬如“公知”之类,终于沦为被人挞伐批判的对象,也许本人的确有诸多不检点之处,终于从被捧到天上到被摔到低下并按在地上摩擦,是自己把自己玩进去的。
我母亲就像一条狗一样死掉了,就躺在那里动都不动,你怎么着她动都不动,就是非常没有尊严地就死掉了—————————————陈丹青述在孝道是基本美德的社会,能有人这么说自己的妈妈,放眼全中国乃至全宇宙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但再仔细一看说这话的人是油画巨匠陈丹青,一瞬间就开朗了。
这个陈丹青,是这样评价孔子的:整本论语,文学性极强,几乎是精炼的散文诗,孔丘的言行体系,我几乎都反对,一言以蔽之,他想塑造人,却把人扭曲得不是人,所以儒家一直为帝王利用,孔子既不足以称为哲学家,又不足以称为圣人,他是一个庸俗的高级知识分子,智商很高,精通文学音乐,讲究吃穿,他欲望强盛,种种苛求世界满足不了他,他一定要把不可告人的东西,统统告人。
时光飞逝,转眼23年过去了。曾经被誉为"画坛领军人物"、"当代艺坛泰斗"的陈丹青,如今却频频被贴上"臭公知"的帽子,在艺术界内外备受非议和质疑。这一切的根源,要追溯到他对国内教育制度的激烈批评。2000年,陈丹青受聘于清华大学任教,可就职4年期间,他竟无法为自己招收一名学生。
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陈丹青自幼喜欢绘画,在初中毕业还是个16岁的孩子时,即被“ 文 革 ”流放农村。期间创作连环画《边防线上》《维佳的操行》,油画《泪水洒满丰收田》等等,并入选“全军美展”“全国美展”。
在当代文坛,余秋雨也算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他的"文化散文"过去开启了一代文风,在中国散文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不过,他过于锋芒毕露,这导致他名声不好。陈丹青曾在一档节目中炮轰他:"余秋雨最愚蠢的是不懂得媒体,他怎么可以不让别人说他呢?"那么,他口中的余秋雨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国家上下,从老到少,都认可着“读书至上”的法则,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是一种折磨。这就是导致陈丹青说出“我最怕看见年轻人自卑,可我们的教育就是让你越来越自卑”这样一番话的根本原因,他看见了教育的弊端,选择站出来发声,不仅是因为愤怒,更是为了挽救一代又一代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