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刺眼的阳光是不是很晃眼?雷声隆隆,暴雨袭来,你以为有了它,就可以无忧无虑的骑车了吗?其实不然!电动车加装雨棚,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法,还是事故多发的重要源头。因为电动车的稳定性较差,遇到大风极易翻车或偏离行驶路线引发事故。
近日,深圳一外卖骑手骑电动自行车摔倒后,被车上加装的雨棚刺中脖子重伤。该条消息一发出立即登上热搜,引来众多网友议论,“在以前我还被加装的雨棚刮伤过,雨棚的伞骨尖从脸上划过立马留下一条红印,还好没留下伤疤。”“雨棚的支撑杆刚好对着脖子,发生事故很危险。
在高温多雨的夏季,不少电动车车主会在电动自行车上加装风挡雨篷,以遮风挡雨。然而,这样的风挡雨篷存在安全隐患,有可能成为“夺命伞”。8月1日,江西萍乡芦溪县的一名男子在停放摩托车时,不慎被旁边电动车上加装的雨篷支架刺中眼部,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后,将刺入男子眼部的支架切断。
“以前下雨天不敢给车充电,就怕雨水会造成意外。现在有了雨棚就不用担忧了,全天候随时充,随时用。”正在给自己的爱车充电的居民蒋先生说。日前,芷江西路街道南山路151弄康乐小区1、2号楼附近的电动车停车棚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电动车、三轮车、四轮车都是道路上常见的交通工具,它们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提高了日常通勤的出行效率,但随着电动车行业规范化,现在使用这些交通工具,有不少车型都需要驾照,尤其是老年人经常使用的三轮、四轮车,四轮车需要C类驾照,而三轮篷车则需要D驾照。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高路图片来自网络近日,深圳市光明区民生大道上,一名外卖员在骑行电动自行车过程中摔倒,被车上安装的雨篷扎伤颈部后身亡,相关部门表示此事系意外事故。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是因为在很多城市,安装雨棚的电动车比比皆是,已经成了一大公害。
出行对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长途出行主要是外地务工返乡探亲,异地出游,而短途出行,通常是上班族上下班的通勤,家长接送孩子,日常居家生活等等出行需求,而这方面的出行,有一种交通工具十分适合,那就是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