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义勇军进行曲》发表86周年。84个字,37小节,46秒,这是令每个中国人热血沸腾的旋律。上海电通公司为了支援抗日救亡,聘请田汉写文学剧本,田汉先交了个剧本梗概,名叫《凤凰的再生》,就在影片筹拍之时,田汉被反动当局以“宣传赤化”的罪名逮捕,后来,故事经夏衍改编后拍成了电影,并更名《风云儿女》。
歌声是时代的号角,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征程中,有许多经典歌曲在人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在抗战烽火中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等,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火炬。这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抗战歌曲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义勇军进行曲》。
大家都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国家的国歌,家喻户晓,人人会唱,那么,在台湾地区的人会唱吗?其实,《义勇军进行曲》在台湾地区也曾经是热门歌曲,人人会唱,但是后来被禁唱了38年,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那时他们正年轻【聂耳23岁创作义勇军进行曲】1933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两年,谱写了《毕业歌》等歌曲30多首,成为中国新音乐的开路先锋。1935年,23岁的聂耳与田汉合作写下《义勇军进行曲》,在之后近一个世纪里,这首歌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轨迹。
一部里程碑式的、划时代的不朽杰作——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美学分析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沉痛的哀悼这个乐章为极慢板,c小调,3/4拍子,是一个庄重、哀伤而充满美感的乐章,又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处理。
大概是在1977年的时候,在雁北山区的石头窑洞里,我的父亲跟我讲,志愿军进行曲和志愿军战歌,是不一样的。那是我头一次听说大音乐家郑律成是朝鲜人。一人写了两个国家的军歌。那时候,我父亲还穿着转业时军装,每一个钮扣上都有八一军徽。
作者:吴 辰作曲家得有一对好耳朵,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旋律。有一位作曲家,却“长着”四只耳朵,其音乐造诣之高可见一斑。这位作曲家便是聂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剧照。画中的聂耳。聂耳在演奏。《聂耳的歌》剧照。
2022年,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紧紧围绕“三个定位”和讲好“五个故事”主题,围绕重大现实、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经组织专家严格评审,从177个申报项目中评选出40个予以扶持,其中:文学及相关图书项目9项,电影项目6项,电视剧项目9项,戏剧项目6项,音乐项目4项,舞蹈项目3项,美术书法摄影项目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