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康清江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个高大的展示架,上边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小到桌椅、水桶,大到宝塔、摩天轮、轮船、四合院...康清江:饭店的一次性筷子,他们用过之后就扔了, 我看着怪浪费,我说这东西要是能做成其他东西咋样啊。
这次要用一次性筷子制作的是一个飞机模型,先收集到足够多的筷子,洗干净晾干后,再按下面小编为小伙伴们提供的图解步骤,进行裁剪、粘连,组合,就可以得到一个飞机模型了,挺有创意的一个手工小制作,有兴趣的话就来试试吧,不过要小心别把502胶弄到手上哦!
用过的一次性筷子、废弃的灯泡、吃完的桃的桃核......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些没用的垃圾,但在张家口桥东区的段宪永手里却变成了惟妙惟肖的松鼠、玉米、蝈蝈笼子。9月12日,一则“理发师用筷子自制黄鹤楼”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火了,引来了无数网友转发和点赞。
近日,50岁的河北张家口理发师段宪永耗时一年多、用5465支筷子手工自制的黄鹤楼一度刷屏网络。22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段宪永时,他表示“很感谢网友们对我作品的喜爱”,他明年有望再来武汉,届时将现场参观黄鹤楼。
现在大多数的餐馆,不管档次是高还是低,一次性筷子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餐具。可是一次性筷子用一次就扔了也确实是非常可惜,不如将这些一次性筷子收集起来,洗干净后让它们变废为宝,手工制作一个小木屋,体会一下手工diy带来的美好心情吧。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次性筷子diy小木屋的方法。
一次性筷子使用过后,该如何处理?很多人可能会直接丢弃。但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研和街道秀溪十二组,村民唐正军用上万双废弃的一次性竹筷,搭建出缩微版的黄鹤楼及玉溪当地的地标建筑兰溪桥、凤凰楼等工艺模型,让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变废为宝”。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圆竹剖丝团扇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年过七旬的桂林人黄硕夫和女儿黄可人通过技艺创新和材料多元化,在与文创结合、与时尚跨界中不断探索,把团扇的文化展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让团扇制作这门流传千年的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