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服用中药后的一些“不良反应”? 相信不少人有经历过,喝中药以后有大汗出、头晕、拉肚子,或者恶心想吐的情况。一部分患者还有喝药后“症状反弹”的感受!这些是不是喝中药之后的“不良反应”呢?莫非是医生开错了方、用错了药?答案是“不一定”。
高小俊介绍,北京市对重型、危重型患者,调动中医药技术力量,由市级中医药专家组织会诊并提出治疗方案,其中在一名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东直门医院、地坛医院三位中医专家参与会诊,拟定中药处方,连夜给患者服用中药,次日晨患者体温降至37.2摄氏度,目前患者病情趋稳,没有进一步恶化。
第一次吃中药的经历 感觉中药效果蛮快的 改变了对中医药的看法大学临床实习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第一次有了吃中药的经历。那一天,在上晚自习的时候,感觉浑身发热,但并没有影响学习。上晚自习的同学很多,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同学都自觉上晚自习,没有人要求。
导致药物热的药物非常多,有很多也是临床经常使用的,但以抗菌素和抗肿瘤药物最为常见:药物热的发生当然是与药物有关,但短则是药物使用后2小时即可发生,长则可以达到2年以上才出现,但无论如何,药物热的共同特点是停用药物后体温自行恢复正常。
很多奥密克戎感染者,在出现感冒症状之后,都会选择中药,这是一个好事。案例一,有朋友问我:“金老师,感染奥密克戎,发病第四天,每天都在吃金花清感,昨天,也就是第三天,嗓子疼痛红肿,除了吃金花清感以外,吃了一天蓝芩口服液,另含服了清咽滴丸,昨晚睡觉有些怕冷,今天早上体温37.2度,有些恶心,上午再测两次体温35.5度,今天没再吃蓝芩口服液,含服了一次清咽滴丸,金花清感减量了,像这样体温反复,吃药上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