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化学化工学院郭盛团队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Ryan P. Lively教授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种新型膜材料,可以实现有机烃类低能耗、高效率的分离过程,这标志着膜分离技术在可持续烃类应用上迈出重要一步。国际顶级期刊《科学》1月9日在线发布了这一重要进展。
高性能聚合物热电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高性能聚合物热电材料——PMHJ薄膜。相对于普通聚合物薄膜,PMHJ薄膜有望大幅提升材料的热电性能,为高性能塑料基热电材料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记者1月6日从中国科大获悉,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文教授、李明特任副研究员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聚合物多层干涉原理的光谱选择性辐射冷却膜(PMF-RC膜)。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光子学》。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高温干旱天气频发。
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记者7月31日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崔光磊带领的团队开发出一种均质化正极材料——锂钛锗磷硫硒,这种全新的电极材料兼具电导率高、放电比容量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可显著提升电池性能,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网、深海、
美国和韩国科学家携手,从变色龙身上获得灵感,研制出一种新型电磁材料。这种材料能够模仿变色龙的变色机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韩国高丽大学科学家携手,从变色龙身上获得灵感,研制出一种新型电磁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材料——ZMQ-1分子筛,解决了传统材料无法处理“大分子”的难题,在促进化工生产更加绿色、高效等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该成果北京时间12月1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12月11日电 (记者 张俊)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由中国科大吴长征教授带领的表界面合成化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热绝缘气凝胶,它不仅质量轻、强度高,还具备卓越的隔热性能。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光明日报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晋浩天从北京大学了解到,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中新网合肥1月6日电(记者 张俊)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中国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仿生可降解复合薄膜,其高强度、高阻隔性和优异的光学性能,为食品、药品等包装材料领域提供了新的选择。科研团队在实验室讨论复合薄膜的研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