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天气渐冷,大批墨鱼洄游至黄海海域,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东南海域迎来墨鱼渔汛,渔民纷纷出海用拖网捕捉,每条船出海三四天能捕六七百斤,平均日收入千元以上。当地墨鱼主要销往青岛市区、胶州、日照等地。据介绍,墨鱼渔汛还将持续半个月左右,这段时间,市民都可吃到最新鲜的当地墨鱼。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域位于我国南方,水资源相对比较丰沛,但是今年特别反常。鄱阳湖变“大草原”,洞庭湖小鱼晒成了小鱼干——日前,“两湖”提前80天进入枯水期的消息引发网络热议,短短两个月时间“两湖”湖面缩水四分之三,不仅如此,整个长江中下游也出现了60年不遇的盛夏枯水现象。
一、简介墨鱼,又名乌贼,本名乌鲗,又称花枝、墨斗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并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其皮肤中有色素小囊,会随“情绪”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和大小。乌贼会跃出海面,具有惊人的空中飞行能力。
六年前的一个春日下午,我和同事第一次坐船来到这座远离内陆的舟山小岛——嵊山岛,在海鸥飞翔的箱子岙渔港,闻着陌生的鱼腥味,看着渔民们忙着从停靠的渔船上将一箱箱海鲜搬下来,听着运货的小三轮来回穿梭的嘈杂声,我的心情竟突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吴俊范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20世纪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环境变迁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摘 要:传统农业时期舟山群岛的开发具有农耕为本、农业先发的特征。
“无风三尺浪,有风浪过岗”,因风大浪高而得名的浪岗山列岛,是一个渔民心目中的圣地,历史上曾经是舟山带鱼的著名产地。浪岗山列岛位于舟山群岛东部中段,西北与马鞍列岛相距30.9公里,西南与中街山列岛相距33.
上世纪,有过农村求学经历的人,长大后常会忆起农忙假里发生的事,尽管它有酸甜苦辣,但大家还是津津乐道。农忙假给亲历者的童年划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让人回味无穷。农忙假是我国农村学校特有的一种学校制度。农村一年四季春种秋收主要靠人力,农忙时学童也成“劳动力”,得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
一四月中旬到五月初,墨鱼进入大陈渔场产卵。过去,立夏至小满,东海墨鱼旺发,形成壮观的墨鱼汛。大大小小的渔船,齐刷刷开到大陈渔场,或用火诱,或以笼捕,或用篦拖——本地人称之为耙墨鱼,如同秋天之耙谷。墨鱼吃不完,晒干或盐腌。在浙东,淡干的墨鱼鲞叫脯鲞,重盐腌制的叫墨鱼枣,也叫明鲞。
在浙江省11个地市中,舟山颇为特殊:既是我国唯一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海鲜商品生产、加工、储藏、销售基地,素有“中国渔都”之美誉。因独特的资源禀赋,造就了这里特有的鱼汛。当地渔谚描述颇为形象:春天黄鱼咕咕叫,夏天乌贼晒满礁;秋天虾儿到处跳,冬天带鱼整网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