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干部直播推介铜鼓优质农副产品铜鼓花椒鸡、青花椒油、川味香肠……这些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铜鼓镇农特产品,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抢手货。从田间地头到直播间,从展销会到城市餐桌,铜鼓镇正用一场场“花式”营销,让“土味”农产品焕发新活力,集体经济“智”造之路越走越宽。
新华社重庆12月24日电 题:重庆荣昌:“非遗三宝”促业兴新华社记者万志云、刘梓桐在重庆荣昌安陶小镇的陶宝古街,一家“陶主题咖啡馆”涌入一帮年轻的陶艺匠人,他们从各个陶艺工坊相约而来,交谈起最新的创意和想法。这样的场景,为“陶器烧制技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活力。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伟平2月14日,市农技推广协会、市农学会、市农产品加工协会等联合推荐13款地产特色小吃,其中面条2款、苕粉5款、米粉1款、豆干5款。● 1. 铜梁鹌鹑蛋面条它是以新疆小麦粉为主料,以鹌鹑蛋、鸡蛋、铁棍山药等为辅料,采用国内先进现代低温烘干技术,精制而成。
“灯草绒(灯芯绒)起痕痕gàngān,麻布衣儿不经穿。”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安一带流行的熟语。“痕”,一般音“户恩切hén”,广安人口语多音“古恨切gèn”(痕痕gèngēn),或转音为“痕痕gàngān”。“麻布”,即“毛布”,磨损之布。
活动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向参会人员介绍涪陵榨菜。华龙网 陈雨 摄华龙网讯(陈雨)“重庆应充分发挥奉节脐橙、涪陵榨菜、巫山脆李等果蔬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食品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土特产’资源的充分利用,助推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助力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刘冲近日,记者从市绿色食品协会了解到,经企业申报、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推荐、重庆名牌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评选,我市琪金荣昌猪午餐肉、“三不加”酿造酱油等196款产品获2024年“重庆名牌农产品”认定,有效期为2024年10月至2027年9月。
1月3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去年我市农产品出口势头强劲,前11月农产品出口额达14.5亿元,同比增长39.4%。元旦前,一辆载有2万余件、价值100万元腌制品的货车,从武隆区白马镇工业园缓缓驶出。这些腌制品将运往马来西亚,这标志着武隆区食用农产品自主出口实现了零的突破。
中新网重庆8月15日电 (梁钦卿)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记者当天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为加快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市评出十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并予以发布,其中包括涪陵榨菜、奉节脐橙、巫山脆李等重庆“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