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重阳节相聚,想起老一辈的影人,也想起我的昨天,很好,很难得。”9月29日,刚度过90岁生日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拿着手提包,满面笑容地走入武康路395号的上影演员剧团小院。尽管天气已渐渐转凉,但处处洋溢着温暖和祥和。
在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黄晓明凭借电影《阳光俱乐部》吴优一角获得金爵奖主竞赛最佳男演员奖。黄晓明在领奖时感慨自己幸福且幸运,他感谢《阳光俱乐部》的导演魏书钧和所有台前幕后人员,感谢了自己的父母和孩子,还特别表示今天也是姥姥95岁生日,感谢姥姥。
每经记者:丁舟洋 每经编辑:魏官红7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影集团)方面获悉,上影集团董事长人选一职发生变化。根据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最新干部任免决定,上影集团原党委副书记、总裁王隽,接任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职位。
11月23日,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75周年庆祝活动在沪举行,新老电影人齐聚上海影城,共贺上影“75岁”生日。庆祝活动上,上影演员剧团被中国影协授予“行风建设实践基地”,长期放映精品电影的“经典影厅”正式揭牌。吕其明、于世泰、陈胜基等8位老上影人获颁“光荣在厂75年”荣誉证书。
《电影万岁》——一支短片刷屏了。4分34秒时间太短,不足以涵盖上海电影制片厂75年来的经典之作。《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护士日记》《女篮五号》《大闹天宫》《舞台姐妹》《喜盈门》《城南旧事》《日出》《芙蓉镇》……网友评论“看不够”。
图说: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75周年大会在上海影城举行 主办方供图 (下同)今天上午,“光影追华年 蓬勃向未来”庆祝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75周年大会在上海影城举行,“七一勋章”获得者、上影作曲家吕其明在主题发言中动情地回忆自己与上影共成长的75载光辉岁月,“弹指一瞬间,来到上海已经75
04:4320世纪60年代,10万上海支边青年义无反顾地从黄浦江畔来到天山脚下,与边疆各族人民心手相连,书写了一幅幅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壮丽画卷。全国道德模范、上海援疆知青姜万富,是10万上海支边青年的一个“缩影”。
上海是电影的发祥地,从无声电影开始不断发展繁荣。1949年11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开启了上海电影事业发展的新纪元。75年来,上海电影制片厂持续拍摄制作了很多优秀影片,为观众带来了无数大银幕经典瞬间,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上影成立75周年庆祝大会召开之际,90岁的牛犇向本报独家讲述了他的几件小事。正是有了像他这样的一位位电影工作者,成就了上海电影的品牌与经典。“我在1953年就作为第一批演员加入了上影演员剧团。至今,我清晰地记着,当年武定路剧团旧址里的大草坪,我们当时拍了一张大合影。
提到和新中国同岁的上海电影制片厂,你会想到哪些电影?是《红色娘子军》《李双双》《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庐山恋》《阿Q正传》《城南旧事》这些经典故事片,还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宝莲灯》等陪伴童年成长的动画片,抑或《追捕》《佐罗》《茜茜公主》等佳音难忘的译制片?
“年轻一代初识君,奴隶奋斗到将军。银幕硬汉幕幕有,卸幕今日身挂勋。”“杨在葆先生一生都在追求正直与坦荡,这样品德高尚的艺术家会永远被我们铭记。”“杨在葆老艺术家千古,您是几代观众永远的记忆,是中国银幕永远的硬汉,真正德艺双馨。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黄晓明在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爵奖最佳男演员奖,让我们将目光投向了上影演员剧团。因为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原来黄晓明现在也是上影演员剧团的一员。他是什么时候加入的?这事儿的确有点突然。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对上影演员剧团一直都保持着关注。
左图:杨承宗先生与中国著名化学家华寿俊先生的哥哥华寿颐在镭所实验楼前的合影右图:杨家建先生在“实验楼”前与老照片中的场景隔空相遇一张老照片一段“硬核”往事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切关注,徐汇文旅也陆续收到了热心群众发来的宝贵线索和影像资料。
石 川演员达式常。 上影演员剧团供图第三十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电影表演艺术家达式常被中国文联授予终身成就奖。领奖台上,这位83岁高龄、从影一个甲子的耄耋老人,一身蓝色西装,头发灰白,腰背挺直,儒雅不减当年,让观众想起他塑造的一系列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