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历经千年沧桑,沉淀出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远古的彩陶,到唐代的唐三彩,再到宋代的青瓷、白瓷,每一代陶瓷都承载着时代的印记,更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如今,陶瓷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以更加开放、创新的姿态,继续书写千年经典的新篇章。
泥沙入手经抟埴,光色便与寻常殊。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陶瓷是其中色彩斑斓的一笔。瓷器由陶器脱胎而来。陶器质地粗糙,厚重质朴,瓷器质地细滑,高雅灵动,制作工艺的变迁,让瓷器成为中国先民朴拙的生活中出现的一缕清明,也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添上一道独一无二的印记。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在陶瓷艺术领域,传承与创新是其发展的永恒主题。6月23日,在淄川区李梓源艺术中心举行的一场仪式上,中国著名陶瓷艺术家李梓源正式收杨琳梓和袁飞为徒。此举旨在为陶瓷艺术这一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和往年一样,金秋时节的月湖角山,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远望小山树林葱郁,近赏金色稻田,阵阵稻浪送香……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发现,谁也不知道,这里竟然是夏商时期我国南方最大的陶器贸易生产基地——月湖角山古陶窑址(又称角山板栗山遗址)。月湖角山古陶窑址航拍图。
茶水缓缓注入黑釉盏中。在水的折射下,一片树叶渐渐从盏底“浮”上水面,叶片姿态舒展,脉络清晰。一片普通的树叶,本该春生秋落,却在1280摄氏度的高温中经历泥与火的淬炼——它非但没有“灰飞烟灭”,反而以栩栩如生的姿态“凝固”于茶盏中,得以永存于世。黑釉木叶纹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