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剧院丁派须生艺术家孙红丽,扮相帅气,吐字清晰,唱腔稳健大方,而且“丁味”十足。父母都是“文革”初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业余文艺骨干,在们的影响下,红丽9岁就能用晋剧“二性”板式唱《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深得乡亲们的喜爱。
那个时候学的是啥,就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习雷锋好榜样》,然后自己学得快,然后老师就让自己站起来唱,有时候都示范给同学们唱,也是有一次、好像就是郭兰英老师的一个《绣金匾》,就是在那个小喇叭里面,然后自己就听了几遍、自己就学会了,学会了以后、去了学校里边,正好是要搞一个“六一”儿童节的一个晚会,就让孩子们说、你们报吧,看谁会唱啥了,我自己就很胆大,自己就说、我会唱《绣金匾》,后来老师就让自己试试,那你给我们唱一遍,然后自己就从头到尾、就全部唱下来了,唱了以后、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是一个小山村,学校里面没有这些乐队的设备、比如说没有钢琴,那个时候没有电子琴、我们就是手风琴,但是就那也没有,我们老师要去青龙镇的学校去参加“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晚会,去了以后、有一个音乐老师,然后就拉上手风琴,让自己跟了一遍,跟了一遍、然后表演的时候就直接上台了,上去以后自己一口气就唱完,不知道过门、不会用过门,然后一口气就把一个《绣金匾》都唱下来了,反正那个时候慢慢地就老师们也觉得自己是在音乐方面有些天赋,再一个就是自己妈妈年轻的时候、其实她也是那个时候是在农村、也是文艺骨干,所以说可能自己也遗传了一些自己母亲的一些基因,后来我们阳曲县正好要成立一个戏校、要培养一帮古装戏的人才,后来自己爸就带自己考试去了,那年自己是虚岁12岁,然后就考了好多次、终于是考上了,考的时候自己妈妈用我们那个小学念的课文本有一篇文章就叫《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然后自己妈就把课本上的这个《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就给自己编成了“二性”,然后就让自己去唱了,那个时候、别的孩子都不懂什么叫晋剧,其实自己也不懂,但是自己妈就一句一句地就教会自己,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毛主席的话儿句句听,就这样,就唱了一段这,后来老师们都说、这孩子还会唱晋剧了,所以说就占了个优先的条件,然后就被选中了,后来就进了戏校。
丁牛cp相识于1944年张家口,当时丁果仙被观众誉为晋剧须生大王。在张家口两人第一次合作,牛老当时还是刚成名的青年。丁果仙已经是晋剧泰斗,而且丁的唱腔会根据场上激情即兴发挥,灵活使用,甚至还会在唱词中加进虚字眼,改词换韵,经常让配戏之人难以招架。牛桂英做足了准备,演出一切顺利。
《失子惊疯》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2月29日下午,呼和浩特鸿雁剧场早早就坐满了晋剧戏迷。当天,晋剧专场演出带来了经典曲目《失子惊疯》《走山》(片段),让广大市民朋友享受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