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正在查看显微镜和微分析设施的T12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图像。图片来源: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科技日报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张梦然)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纳米研究所团队利用DNA折纸技术,成功开发出定制设计且可编程的纳米机器人。
5月31日,在莘庄工业区学区首届科技文化节暨七宝鑫都第五届科技文化节六一科技嘉年华暨闭幕式活动上,一款名叫“小瑞”的机器人亮相会场引发关注,该智能机器人不仅具备传统党建宣传的功能,还融入了AI智能大数据模型,为基层党建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2024年被业内称为“人形机器人元年”,关于人形机器人的话题总能引起广泛关注。人形机器人,也就是外形类人的机器人,被业内看成是AGI(人工通用智能)的最佳载体。那么你是否想过,机器人为什么要做成“人形”的?人形机器人何时能够进入家庭?又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从很早开始,人类就想象自己会拥有一个人形机器人。到如今,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正成为可能。近年来,伴随全球兴起的科技变革浪潮,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重要的驱动技术。同时,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最尖端的体现,正在加速产业化。机器人为什么要做成人形?人形机器人发展到哪一步了?
近年来,吴中区坚定不移抓招商、抓项目、抓人才、抓创新,始终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以最大力度、最大诚意、最实举措,持续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为企业扎根吴中、做大做强提供精准高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简称“GDC”)开幕,现场不少参展企业拿出了代表前沿科技的仿人形机器人开发成果。记者了解到,随着人工智能引领的多项具身智能技术的快速突破和应用落地,人形机器人的商用化进程进一步提速。智元机器人自去年8月发布A2-D型号后,已经售出2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