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握锄头,一手拿画笔;田间洒汗水,纸上泼丹青。金塔县鼎新镇东明村五组农民李春先以“笔”耕耘,记录农民生活,用“墙”说话,道出人间百态。近日,农忙时节的鼎新镇东明村四组文化大院内总有一个高大的身影时而思忖、时而提笔、时站、时蹲……周围总还有一些围观的群众。
在创城改造中,柳巷街道海西社区拆除违章建筑,建成了“会说话的文化墙”,使老街巷绽放文化魅力。每个版面都有个短短几分钟的故事,让人对“老太原”增加几分了解,不由也想跟随讲解人的脚步,去这些街巷和老建筑一探究竟,感受“老太原”的文化魅力。
4月17日记者发现太原大街小巷到处有绘制精美、风格各异的文化墙它们也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其中有一面文化墙居然“会说话”这面墙位于柳巷南路的云路街上古色古香的文化墙成了商业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其他文化墙不同的是墙体左边的八幅展板上没有字,却都有一个二维码下面写着“扫二维码收听”那究
在育人过程中,让校园墙壁“说话”容易,但若让墙壁把话说好或说好话就需要学校管理者费一番思量、动一番脑筋了。笔者在学校墙壁文化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对谁说话”“说什么话”“如何说话”3个方面展开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谁说:全方位覆盖,因材施教。明确墙壁语言的目标受众至关重要。
一面墙竟然能“说话”?在红山区北馨花园小区附近,曾经老旧的围墙“变身”文化墙,精美的彩绘和标语时刻提醒着大家:要做文明市民。记者在现场看到,墙体长度近百米,墙面彩绘以暖色系为基调,图案简洁、大气,各种文化标语纷纷“上墙”,整体看起来舒适、温馨。尤其是赤峰元素满满,让人眼前一亮。
一面“会说话”的墙。吸引了众多党员群众的关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的指示精神,进一步丰富党员教育形式,武东街道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运用“网络化”思维创新党建工作,打造建设了社区“党建有‘声’墙”党建文化宣传新阵地,成为了社区党员群众听书、听刊、听党史的好去处!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中华传统美德”“小蚂蚁服务大社会”……近日,记者走进高陵区泾渭中路社区,沿着逸景佲居小区东围墙,一幅幅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彩绘墙体便跃入眼帘,引来了部分路人驻足观看、拍照发“圈”。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胡雪君“我们的老师还是绘画高手哦!”“我们的学校变漂亮了!”下课时,衢州市常山县同弓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就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着。为了美化校园,推进文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健康向上的风气,学校提出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的理念。
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的场所,为给学生提供一个 良好的学习环境, 发挥学校教育的最大功效,让我们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为了让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独具匠心的文化气息,每一寸空间都充溢浓烈的读书求学氛围,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6月12日我校举行了班级文化氛围评比活动。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06月16日讯下课时间,杭州市新城实验小学的学生总爱三五成群,拿着一支笔在 墙壁 上点来点去,一起念念有词,说英语。近日,这所学校举行“互联网+”时代下的智慧教育展示活动,来自省、市、区的相关专家和一线老师走进校园实地体验。
近日,济南高新区稼轩小学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展示活动,活动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通过深入挖掘与创意展现班级文化精髓,旨在创建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每间教室的墙面成为育人的“导师”。活动期间,原本平凡无奇的墙面焕发出新生命,从色彩选择到空间布局,无不体现出师生们的巧思与创意。
用奇思妙想点亮教育,用一面墙“讲”好校园文化,近日,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开展文化墙评比活动,这是该校第五届班级文化艺术节的重要一环。班级文化墙评比活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班级卫生、纪律,教室各个角落和班级内外的文化展示与设计进行认真检查、严格打分,全面综合评定。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少利 通讯员 崔瑞雪)一墙文化春风化雨,一道风景润物无声。走进吉林省安图县东风学校,目之所及,皆是风景;心之所往,皆为文化。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处角落可育人,让环境成为学校文化的载体,这才是学校应有的样子。